ZAKER-黔中书 2022-03-21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锦屏采访,临走前的一晚,饭桌上的人告诉我,两天后就是一年一度的瑶白摆古节,会以说唱的形式追溯祖先一路走来的历史。听了,心里一动,决定留下来。

那天去时,远远地就看见有拦门酒。进苗乡侗寨喝拦门酒已经不是第一次,但瑶白古寨的拦门酒不一样。全村人出来迎客不说,各个姓氏的村民还举着自己的姓氏大旗,那个原本看来普通的姓氏突然间有了神圣的意味,而那些村民,也不似其他苗乡侗寨迎客时的那般欢欣鼓舞,脸上似乎有着肃穆之情。我于是便小心翼翼、虔诚地走进了瑶白的摆古节。

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从中午开始,便是哗啦啦的大雨、继而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于是决定,长桌摆古改在木屋内举行。因为是第一次看,我倒认为,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氛围,更适合摆古、适合在记忆中去寻找根。

一条长桌,摆着糖茶酒菜,主人、客人相对而坐。摆古有说者和唱者,当主摆古师摆完一个内容,其他人就唱歌。75 岁的杨安槐老人是主摆古师,我和他对面坐着,感觉他的眼睛里藏着很多东西,很古老的感觉,后来想,其实是他的脑海里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和记忆。主摆古师需要是村里的长者、熟知村里的历史,且记性要好。

摆古的内容很丰富,从盘古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朝代更迭,说到姓氏来历、婚嫁习俗、人文景观。而瑶白摆古,更为详尽地是在述说姓氏的变迁。

瑶白共有十个姓氏:龙滚杨范龚,耿万宋胡彭。后来,滚姓的势力越来越大,为寻得庇护,其他小姓先后改从滚姓。但是,改从滚姓的各小姓对自己原有的姓氏却不曾忘记,他们以各种方式保留自己的原有小姓,最常见的是将墓碑和神龛牌位做成两层,外层写滚姓,里层则写原姓氏。每逢年节,老人都要将姓氏变迁的历史摆讲给后辈听,要他们记住自己的家族历史、记住自己的根。再后来,这种形式得以传承下来,每年农历六月六被定为摆古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瑶白村的各种姓氏早已恢复。但那段历史仍然是摆古的内容之一。老人和妇女们的说唱,我是绝然听不懂的,但他们幽幽的神情和低低的说唱却让人怅然地想起 " 我从何处来、我向何处去 " 的问题,在古老的村寨,这样的问题总会不由自主地浮上心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犹如三年前去相邻不远的隆里,看江南后人六百年的生生不息,也是怀想同样的问题。只是那一次,更多的是对故土的追问。

思来想去,姓氏也好、故土也罢,我们最终想寻找的,是我们的根。

来源 黔中书

文 黄蓓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江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