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磊 记者 梅书华)疫情时期,管控区的居民需要就医该怎么办?南京市秦淮区的赵女士(化姓)突发丹毒,症状严重,需要尽快就诊。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 3 月 22 日一早派出两名 " 大白 " 赶到赵女士家,陪她前往定点医院就诊。其实这样的陪护并不容易,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的 " 大白 " 常常一陪就是大半天。据悉,该中心的 " 大白 " 们已经多次陪同管控区患者就诊,除了陪送就诊,他们还参与了多轮核酸采样、支援流调、进驻隔离点 ……
△ " 大白 " 在进行核酸采样
" 别着急,转运车已经到楼下了,我们陪你一起去医院。"3 月 22 日早上 8 点半,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名医护人员接到了赵女士。并陪同她进行了挂号、测核酸、就诊、输液 …… 了解到治疗还要持续 10 天,二人也让赵女士不用担心,一定让她准时就医。输完液已是下午 1 点,没有进食也没有上厕所的二人,又将赵女士送回了家中。前几天,中心的医生曹明和护士郭晨洁也陪护了一名 14 岁的女孩就诊,从下午 3 点一直到夜里 12 点。将女孩送到家后,女孩的家人不停地向两名 " 大白 " 表示感谢。
保障管控区内居民的就医只是这些 " 大白 " 们工作的一部分。中心党办主任徐敏是一名老党员,虽然之前她做过手术,爬楼就容易喘,但面对疫情,她还是一直冲在最前面。
△ " 大白 " 在进行核酸采样
3 月 13 日下午,徐敏收到采样任务,当天,她完成采样后又去支援了流调工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 9 点;15 日,她继续奔赴采样岗位;16 日上午 7 点,她带队支援采样到下午 4 点,回到单位没休息一会,又赶去了街道给重点人群采样直至夜里十点,5 个小时,她跑遍了 12 个小区,脱换防护服 12 套,汗水早已湿透衣衫;17 日上午 7 点,徐敏带队支援,对管控区进行采样,下午 1 点结束后才回到单位休整。4点开始,她和主任医师圣洪平又带着党员突击队对管控区不能下楼的老弱病残人员上门进行采样,采完 50 多人后已经是晚上 10 点多钟了 …… 连轴转的徐敏,几乎一日没有停歇。
中心主管护师缪爱华的家离单位不远,凌晨接到支援流调的任务,她迅速穿衣出发。" 因大数据查到您和新冠阳性病例有过密切接触,请问您最近的具体行程 ......" 电话一通接着一通,中途单位派其他人员前来支援工作,她总是说 " 我打完这几个电话 "。手头的流调工作结束时,已经过去了 27 个小时,而缪爱华只是觉得 " 头一抬头天亮了,头再一抬头天又黑了 "。
疫情发生后,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体医务工作者都在第一时间奔赴疫线,有的 " 大白 " 多次支援流调,有的大白在隔离点坚守着,有的大白奔波在陪护管控区患者就医的路上。面对多轮核酸采样任务,这些 " 大白 " 们迅速上岗。据悉,截至 3 月 22 日,该中心共完成核酸采样约 22 万人次。
(通讯员与受访者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