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23
深晚报道| 75个优质项目云端对决 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在光明落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22-23 日,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 " 大赛 ")总决赛在深圳市光明区举行,来自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技术领域的 75 个优质晋级项目在云端展开巅峰对决。

大赛总决赛由科技部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大赛紧紧围绕全球科技革命大趋势和产业变革大方向,在认真研判颠覆性技术创新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发现和遴选的新机制,挖掘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颠覆性技术方向,推动以赛聚才,以赛引智,在全社会营造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良好生态,带动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提升,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引擎。

紧贴产业前沿特色,扩充创新库延展创新链

大赛自 2021 年 7 月 9 日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重点高校、知名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新兴创新企业的 2724 个技术项目报名参赛。本次大赛紧贴产业前沿,关注特色创新,设置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与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绿色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交叉学科等 8 个技术领域组别,在成都、苏州、青岛三地举办领域赛,筛选出 75 个具有颠覆性可能的优质项目晋级总决赛。

大赛的举办,获得了科技和产业界等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认为,大赛是一个国家层面设计的关注 " 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产业融合 " 的创新平台,为广大科技人才提供了具有颠覆性潜能技术的 " 产 - 学 - 研 - 用 " 四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有利于建立具有颠覆性特征的先进技术库。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厉伟表示,颠覆式技术创新为国家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带来机遇,大赛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将有效挖掘战略性、前瞻性的颠覆性技术方向和具有颠覆式技术储备的创新企业,形成创新的良好生态机制。

参赛选手纷纷点赞,赛制创新匹配技术颠覆

本次大赛一改之前创新创业比赛的传统评价模式,创造性参考了 " 海尔迈耶(Heilmeier)问题 ",通过项目路演答辩的比赛方式识别和遴选颠覆式技术,重点从 " 是不是 "" 可能性 "" 影响力 " 等三个方面对参赛项目进行评议,多维度科学和准确地识别颠覆式技术。对于这种创新赛制,参赛选手纷纷竖起大拇指。

来自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研发负责人黄轩宇带来了 " 基于结构超滑技术的超级微发电机 ",在总决赛中获得了 5 位评委的 " 认可 " 并成功获得优胜奖。他向记者表示,这次大赛采用的比赛赛制和评议方式特别新颖,评价维度更加全面,评价结果也更为客观,更好地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同时给予选手更多的展示机会。相信在新赛制的引导下,创新企业和技术人员的动力会更足,全社会投身创新、支持创新的积极性也将有效激发。

重磅决赛落户深圳,筑巢引凤共创 " 光明 " 未来

大赛总决赛落户深圳,既与深圳厚植科技创新土壤息息相关,也与光明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愿景相辅相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认为,深圳市前瞻布局了 "20+8"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其中合成生物、脑科学、细胞与基因、深地深海等,都属于颠覆性创新的范畴,与大赛关注的颠覆式技术方向高度契合。希望深圳创立更多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与港澳协同互动,吸引最优秀的青年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推动研究机构、企业、产业投资基金等构建创新群落,依靠 " 有为的政府 " 和 " 有效的市场 " 两个车轮的带动,在知识创新的大道上走得更快更稳,获得更多成果。

为帮助参赛选手更深入了解深圳市光明区的科技创新政策及产业转化环境,大赛还举办了多场线上推介会。推介会上,光明区科技创新局详细介绍了光明科学城布局建设的 23 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及光明区的科技创新扶持计划、产业配套优势及宜居宜业环境,并向选手们发出了到光明谋事创业的真诚邀请,共享深圳 " 双区 " 驱动、" 双区 " 叠加的历史机遇,共创光明科学城的 " 光明 " 未来。

深圳晚报记者 石丹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技术创新 装备制造 成都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