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内燃机原理》第一次课,我们特意将授课地点由教室换到了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希望大家在可交互的虚拟学习场景中沉浸学习,身临其境地观察、体验、探究。" 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文三楼一层的 " 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教学名师、机械与车辆学院张卫正教授正在讲授专业核心课程《内燃机原理》。近年来,《内燃机原理》课程负责人赵振峰带领团队开展研究型教学改革,持续创新教学形式,深化 " 虚拟仿真 + 课程思政 " 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层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深化 " 红色铸魂、北理品牌 " 的课程思政格局,打造 " 数字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是北京理工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以《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引,学校深挖北京理工大学 " 三代人 " 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融入,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与专业核心课改革、高水平教材规划同频联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带动全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沉浸体验,虚拟仿真融入专业课程
" 与传统的讲台式课堂相比,虚拟仿真教学更加有趣,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带上 VR 眼镜就能组装发动机,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2019 级李卓阳同学在课后分享说。
北京理工大学的《内燃机原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深化研究型教学改革,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充分融合,把过去学校里 " 说教+服从式 " 教育,升级为 " 体验+反思式 ",实施课前导学、课中实践、课后谈论多维度数字化课程思政示范性引领教学。赵振峰介绍," 本堂课采用虚拟仿真展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系统构造和装配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装配现场,可以利用虚拟仿真设备探索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过程,通过增强现实讲解传统课堂中无法展现的结构原理和重难点知识。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团队中包括教学名师、型号项目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系主任等教学与科研能力强的多名老师,实力雄厚。"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同样开展了 " 数字 + 虚仿 " 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业责任教授林程介绍," 汽车车身结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让学生通过‘ VR ’虚拟现实进行可视化体验,沉浸式地探索车身结构,感受我国迅猛发展的汽车工业技术。"
情感共鸣,智能交互深化课程思政
《内燃机原理》课程团队通过数字长廊展示了内燃动力的发展历程,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激发出学生的自主性和求知欲望。课程团队通过全息数字影像展现了北京理工大学动力系车用动力专家刘福水教授对事业奉献一生的故事,激发了同学们的家国情怀。课程团队成员王字满介绍," 通过观看全息影像数字电影,让学生了解这些老前辈们面对国家重大需求时攻坚克难、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达到触动内心,实现情感共鸣。"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课程,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打造虚拟显示环境,让学生通过虚拟现实眼镜,能够置身于虚拟现实车身结构与设计实验室,进入智能网联电动车辆车身,近距离观察汽车车身结构的设计原理、美学特征、装配流程和技术要求等,了解车身开发流程和未来车身发展趋势。课程团队成员白影春介绍," 在《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看到‘红旗’品牌汽车车身结构演变历程,感受我国汽车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全身心沉浸在珍贵的历史图片、震撼的影音效果打造的浓厚爱国氛围中,切实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这样的设计,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具象地对比国内外汽车工业技术发展,了解差距,增强投身建设 " 汽车强国 " 的伟大实践。按照课程安排,这门课不久后就将面向学生正式推出。
数字平台,打造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库
北京理工大学作为 " 延河高校人才培养 " 联盟牵头单位,与新华思政联合建成 " 延河联盟课程思政云平台 ",建设红色育人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学校以《流体传动及控制基础》《沟通的力量》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代表的 30 余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首批上线并开展混合式教学应用。
现阶段,北京理工大学自主建设的在线学习平台 " 延河课堂 " 在教学运行和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所有课程的在线直播和录播。学校充分发挥 " 延河课堂 " 的泛在效应,打造 " 课程思政 " 栏目,通过红色基因、红色论坛、示范课程、示范案例四个专题,建设 " 案例 + 微课 " 课程思政资源库,实现了专业课程随时学习、课程思政润物无声。
2020 年,学校发布了《北京理工大学 " 课程思政 " 建设实施方案》,鼓励教师教法创新,推动教师将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打造了一批受众面广、传播度高的精品慕课。目前,已经建成 "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 和特色红色育人平台 " 延河课堂 ",获评 4 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 个国家级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 个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1 门国家级思政类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重走长征路——理想信念虚拟仿真实验教学》、1 门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践》、9 门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
据悉,下一步,北京理工大学将继续深化 " 红色铸魂、北理品牌 " 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推动课程思政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改革,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进一步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新华网
编辑 陈亚 / 编审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