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2-03-25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内地12城进入榜单,上海、北京、深圳跻身前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2022 年 3 月 24 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 Z/Yen 集团共同编制的 " 第 31 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1)" 在中国深圳和英国伦敦同时发布。记者注意到,中国内地共有 12 个金融中心城市进入榜单,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青岛、杭州、大连、天津、南京、西安、武汉。

2022 年 3 月 24 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 Z/Yen 集团共同编制的 " 第 31 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1)" 在中国深圳和英国伦敦同时发布。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

记者注意到,中国内地共有 12 个金融中心城市进入榜单,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青岛、杭州、大连、天津、南京、西安、武汉。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在会上表示:在全球金融中心这一期 " 东升西降 " 的背景下,以香港、上海领衔的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名稳中有升,我们有很多的 " 加分 " 项,包括金融科技实力、金融产业规模以及国际金融人士的正面预期都在为中国金融中心加分。

顶级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自 2007 年首期发布以来,每半年更新一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金融中心发展 " 晴雨表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全球金融中心发展一些新特征和动向。

全球加速从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复苏,金融中心整体评分下降趋势减缓。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来,GFCI 整体平均得分连续下跌超过 3 期,其中第 28 期下降超过 40 分,全球 80 多个金融中心评分下降,之后下降幅度有所放缓,本期整体平均得分较上期仅下跌不到 1 分,各金融中心排名也相对稳定,排名前 40 的金融中心中,没有任何一个金融中心排名下降超过 10 位。亚太金融中心在经历上期低迷的表现后,本期评分出现集体反弹,这表明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已大幅减弱,2021 年下半年世界经济信心正加速恢复。

顶级金融中心格局相对稳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纽约、伦敦、香港再次位居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但整体评分较上期有所下降,其中伦敦下降幅度最大,达到 14 分,香港和纽约仅分别下降 1 分和 3 分,这使得伦敦与纽约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同时,上海、洛杉矶分别取代新加坡和旧金山,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五。深圳继上期排名跌落至 16 位之后,本期评分大幅增长 8 分,排名也提升 6 位,再次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十强行列。

尽管全球十大金融中心的格局已基本稳定,但从排名第三的香港到排名第十的深圳,各金融中心的评分差距均在 1-2 分之间,极小的评分变化都能引起排名的巨大波动,反映出顶级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欧美金融中心稳中有进,亚太金融中心面临巨大挑战。伴随主要大国经济陆续开始复苏,全球金融从业者对欧美金融中心的乐观情绪开始上升,这使得欧美金融中心的评分和排名在第 30 期 GFCI 中出现较大增长,其中北美领先金融中心整体评分超过亚太领先金融中心。在本期 GFCI 中,尽管亚太金融中心评分整体回升,但北美金融中心的评分仍略高于亚太地区,同时西欧金融中心与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评分差距也在缩小,使得亚太金融中心未来经面临更大的竞争与挑战。

对于大中华地区金融中心的表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在会上表示:从这期排名可以看到,全球的金融界对中国包括各个金融中心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所以,我们中国金融中心的前景会更加的美好。依托和服务庞大中国经济,金融中心要不断提升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做大做强金融市场、金融产业规模,进一步巩固提升金融中心 " 硬实力 "。

中国内地 12 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

记者注意到,本期 GFCI 中国内地共有 12 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其中,上海、北京和深圳均已进入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行列,7 个金融中心排名有所提升,3 个金融中心排名保持稳定。

在内地金融中心中,上海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排名再次提升 2 位,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金融科技排名也位居全球第 2;

北京评分下降 1 分,但全球排名仍保持第 8,金融科技排名上升 2 位,取代伦敦成为全球第 3;

深圳是十大金融中心排名和评分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与东京的差距仅有 1 分,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城市声誉及五个领域的细分排名均有所上升;

广州金融中心排名上升 8 位,目前排名全球第 24,正朝全球 20 大金融中心挺进,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稳固;

成都、青岛在 GFCI 中的排名保持不变,其中成都金融科技排名大幅提升 16 位,位居全球第 44;

杭州、大连、天津、南京等较晚进入 GFCI 的金融中心城市正逐渐被全球金融从业者所熟悉,评分迅速上升,其中大连评分提升 82 分,排名上升 19 位,南京评分提升 71 分,排名上升 7 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指出:在全球金融中心这一期 " 东升西降 " 的背景下,以香港、上海领衔的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名稳中有升,我们有很多的 " 加分 " 项,包括金融科技实力、金融产业规模以及国际金融人士的正面预期都在为中国金融中心加分。

针对软实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余曲凌称,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在内的金融中心,要学习借鉴香港以及伦敦、纽约这些金融中心的经验,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等等这些软实力,更好的提升以后发展的后劲。

2022 年 3 月 24 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 Z/Yen 集团共同编制的 " 第 31 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1)" 在中国深圳和英国伦敦同时发布。记者注意到,中国内地共有 12 个金融中心城市进入榜单,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青岛、杭州、大连、天津、南京、西安、武汉。

每经记者 潘婷 每经编辑 廖丹

2022 年 3 月 24 日,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 Z/Yen 集团共同编制的 " 第 31 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1)" 在中国深圳和英国伦敦同时发布。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

记者注意到,中国内地共有 12 个金融中心城市进入榜单,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青岛、杭州、大连、天津、南京、西安、武汉。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在会上表示:在全球金融中心这一期 " 东升西降 " 的背景下,以香港、上海领衔的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名稳中有升,我们有很多的 " 加分 " 项,包括金融科技实力、金融产业规模以及国际金融人士的正面预期都在为中国金融中心加分。

顶级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自 2007 年首期发布以来,每半年更新一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金融中心发展 " 晴雨表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全球金融中心发展一些新特征和动向。

全球加速从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复苏,金融中心整体评分下降趋势减缓。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来,GFCI 整体平均得分连续下跌超过 3 期,其中第 28 期下降超过 40 分,全球 80 多个金融中心评分下降,之后下降幅度有所放缓,本期整体平均得分较上期仅下跌不到 1 分,各金融中心排名也相对稳定,排名前 40 的金融中心中,没有任何一个金融中心排名下降超过 10 位。亚太金融中心在经历上期低迷的表现后,本期评分出现集体反弹,这表明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已大幅减弱,2021 年下半年世界经济信心正加速恢复。

顶级金融中心格局相对稳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纽约、伦敦、香港再次位居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但整体评分较上期有所下降,其中伦敦下降幅度最大,达到 14 分,香港和纽约仅分别下降 1 分和 3 分,这使得伦敦与纽约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同时,上海、洛杉矶分别取代新加坡和旧金山,位列全球第四和第五。深圳继上期排名跌落至 16 位之后,本期评分大幅增长 8 分,排名也提升 6 位,再次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十强行列。

尽管全球十大金融中心的格局已基本稳定,但从排名第三的香港到排名第十的深圳,各金融中心的评分差距均在 1-2 分之间,极小的评分变化都能引起排名的巨大波动,反映出顶级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

欧美金融中心稳中有进,亚太金融中心面临巨大挑战。伴随主要大国经济陆续开始复苏,全球金融从业者对欧美金融中心的乐观情绪开始上升,这使得欧美金融中心的评分和排名在第 30 期 GFCI 中出现较大增长,其中北美领先金融中心整体评分超过亚太领先金融中心。在本期 GFCI 中,尽管亚太金融中心评分整体回升,但北美金融中心的评分仍略高于亚太地区,同时西欧金融中心与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评分差距也在缩小,使得亚太金融中心未来经面临更大的竞争与挑战。

对于大中华地区金融中心的表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在会上表示:从这期排名可以看到,全球的金融界对中国包括各个金融中心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所以,我们中国金融中心的前景会更加的美好。依托和服务庞大中国经济,金融中心要不断提升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做大做强金融市场、金融产业规模,进一步巩固提升金融中心 " 硬实力 "。

中国内地 12 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

记者注意到,本期 GFCI 中国内地共有 12 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其中,上海、北京和深圳均已进入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行列,7 个金融中心排名有所提升,3 个金融中心排名保持稳定。

在内地金融中心中,上海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排名再次提升 2 位,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金融科技排名也位居全球第 2;

北京评分下降 1 分,但全球排名仍保持第 8,金融科技排名上升 2 位,取代伦敦成为全球第 3;

深圳是十大金融中心排名和评分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与东京的差距仅有 1 分,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城市声誉及五个领域的细分排名均有所上升;

广州金融中心排名上升 8 位,目前排名全球第 24,正朝全球 20 大金融中心挺进,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稳固;

成都、青岛在 GFCI 中的排名保持不变,其中成都金融科技排名大幅提升 16 位,位居全球第 44;

杭州、大连、天津、南京等较晚进入 GFCI 的金融中心城市正逐渐被全球金融从业者所熟悉,评分迅速上升,其中大连评分提升 82 分,排名上升 19 位,南京评分提升 71 分,排名上升 7 位。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指出:在全球金融中心这一期 " 东升西降 " 的背景下,以香港、上海领衔的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名稳中有升,我们有很多的 " 加分 " 项,包括金融科技实力、金融产业规模以及国际金融人士的正面预期都在为中国金融中心加分。

针对软实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余曲凌称,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在内的金融中心,要学习借鉴香港以及伦敦、纽约这些金融中心的经验,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等等这些软实力,更好的提升以后发展的后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