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开始走路上下班。在倡导环保出行、绿色交通、低碳生活理念的今天,算是一种时尚的举措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在师大附中舌耕,家住环城北路省图书馆宿舍。每天早上 6 点半,我按时起床,洗盥完毕,7 点整准时出发,沿着体育场旁边的沙河街,经过六广门,顺着友谊路,最后从延安东路到附中。看看表,快点的话,半小时;慢点的话,45 分钟就绰绰有余。下班的时候,慢慢地走,悠闲地看,感觉哪家的小吃有特色,顺便就把中餐解决,哎,好不惬意。
走了几个月,感触颇深。
别的不说,把为生计的奔波而必须做的事,当成锻炼身体的一项运动,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我们这个年龄,别的都不说,身体是最重要的。没有身体这个本钱,什么荣辱、得失、利害都显得微不足道,一旦躺在病榻上,一切仿佛都灰飞烟灭了。剩下的只有虔诚的祈祷,自己和亲友都盼望着赶快好起来。与其躺在病榻上祈祷,不如让自己健康地生活着,哪怕是平淡无奇,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在于运动。人的四肢,恰如机械,只有转动,才会灵活。运动是广义的,在我看来,走路是再好不过的运动方式。你想想,上下班是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把这种功课变成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当然,如果路程很远,那又另当别论。我们这把年纪,说实在的,对抗型的运动做不了,技巧型的运动也完不成,场地型的运动也不现实。而且,类似的运动,总是有一天无一天的,难以做到持之以恒,运动的效果自然就不理想了。比较下来,还是走路好,既简单易行,又经济实惠,时间一长,还会有自得其乐之妙。
走路上下班,最大的优点在于安全和准时。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是骑自行车出行。可是,骑车的烦恼只有骑车人自己知道。我的感受是,在贵阳市骑自行车,最可怕的,就是没有安全感。开车的人,从不把骑车人放在眼里,总是呼啸着从你身边闪过,让你自己为自己捏把汗。我曾经自嘲自行车是所有交通工具中的 " 弱势群体 "。自己开车上下班也难,塞车是司空见惯,塞得你心绞痛。要是彼此间再来点什么擦挂之类的,那就没办法了。我曾经作了个比较,我走路上班是 30 多分钟,开车的话,除了 7 点以前,一般都要半小时,两者在时间上差不多。如果遇上高峰期,那就说不清了。更何况油价一路飙升,太不划算了。所以,走路吧!我自己这样对自己说,走出健康,走出安全,走出开心,一句话,走出快乐!
每天走着,想想那些自己能想也能干的琐事,看着自己生活的城市在悄然变化,步履似乎也轻快起来。特别是偶尔遇上开心的事或人的时候,总会让自己高兴起来,甚至是激动起来。比如,我和儿时伙伴们 40 年后的重逢,就是在走路时不经意的完成的。那种开心、高兴和激动,不是身临其境,的确难以感受。上班路上有一家叫做 " 酒窝 " 的小酒吧,它的广告词是 " 今天你微笑了吗?" 我只要从那儿经过,就会提醒自己,要微笑,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工作、生活,要在平淡中发现生活的美,要珍惜现在的一切。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走。走过山岗,走过平原;走过江河,走过小溪;走过布满荆棘的荒原,走过盛开鲜花的村庄;走过阳光,也走过阴霾 ……
我走着,并快乐着。
来源 黔中书
文 俊子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