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金小洣
" 医生,你们快点来啊,我老伴晕倒了 ……" 近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接到 120 派车任务后迅速出车,医生在救护车上向家属打电话了解病情。但是,情况越是危急,家属情绪就越激动,接通电话只知道大哭:" 你们快来救命啊!" 随即便挂断了电话。结果,急救医生爬了六楼上门后发现,患者并不是普通的晕倒而是中风,不得不返回救护车拿急救器械,耽误了急救时间。"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我们特别希望大家拨打 120 急救电话后,不能只会哭,只会喊救命。"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医师梁文坚说,家属及时讲清楚患者的状况,尤其是有无呼吸、脉搏,患者的表情、肢体情况,以及发病前的症状,对医生的判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讲清楚病情让医生及时预判病情
" 打通 120 或者其他急救电话的人,一定要准确地描述患者的症状,给医生预判。" 梁文坚说," 出诊途中我们打电话与患者家属沟通,是为了提前了解病情,以便携带合适的急救物品和设备上门。因为院前急救的人员有限,不可能每次都把呼吸机、除颤仪、吸痰机袋等急救设备都带上。"
如果家属说不清楚,就会降低医生急救的有效性。梁文坚给记者举例说," 如果将突发晕厥倒地表述为头晕摔倒,将严重呼吸困难伴胸闷,简单表述为胸闷,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才发现患者病情远不是家属所描述的那样,此时,就有可能因为对病情判断不够全面,而导致抢救设备携带不足的可能,最终大大降低患者抢救成功率。"
及时求救但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由于大众对心梗和中风的症状分辨不清,也不知道其后果的严重性,往往会耽误了最佳的急救时间。梁文坚指出,有些老人家突发中风,一侧肢体没有力,他们往往以为活动一下或能缓解,要不就在家服用安宫牛黄丸,观察看看是否能够改善;要么就是等孩子回家后再到医院就诊。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就医,很容易就超过了 4.5 小时,来到医院时已过了最佳的溶栓时间。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 200 万例,平均每 12 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平均每 21 秒就有一人因为中风而死亡。即便存活者中也有约 3/4 丧失劳动能力,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而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为发病的黄金 3-4.5 小时。所以一旦出现中风或者心梗,最好的急救办法就是拨打 120 急救电话,同时在家安静等待救援,不要随意搬动患者。
找能作抉择的人协商是否手术
在中风病人到了医院后,是手术还是溶栓,要由家属快速作出抉择。但是,在急诊科里常见的情况就是在场的患者朋友和亲属拿不定主意,需向家里人一位位征求意见,子女问完,问妻子,还要问父母,再就是找熟人问一圈,这导致患者急救的时间分分钟被流失掉。
急诊科有不少因为与家属沟通而延误了患者的手术、溶栓时间,导致遗留后遗症,甚至抢救不成功的案例。所以,梁文坚表示:" 医生是除家人以外,最想患者尽快康复的人,所以尊重医生的建议,对于急救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