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 " 第一高 " 桥梁牛田洋特大桥南主塔封顶。
汕头日报讯 (记者蔡晓丹 陈史摄影报道)封顶!昨天上午,省、市重点项目牛田洋快速通道再传捷报——牛田洋特大桥南主塔成功封顶,至此,该特大桥南北主塔均实现封顶,182.9 米的高度,是汕头已建、在建的桥梁中当之无愧的 " 第一高 " 主塔。
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牛田洋特大桥全长约 4 公里,主桥全长 955 米,设计为公轨共用双塔双索面双层钢桁梁斜拉桥。大桥南北岸各设一座主塔,塔高相当于 60 层楼高,单个主塔混凝土浇筑方量达 1.5 万立方米。
牛田洋特大桥的主塔为何如此高 ?
据南岸二工区技术负责人杨海涛介绍,这是因为,牛田洋特大桥跨江段是采用公路与轨道共建的双层斜拉桥,上层是八车道一级公路,下层是双线轻轨,桥梁荷载大;大桥跨越榕江南北两岸,此处航道为万吨海轮通航标准,通航等级和标准高;该区域还是停锚区,通航安全要求高,要满足通航净宽和通航净高的要求,主跨跨径达 468 米。
" 荷载大、跨度大,就要求主塔要高,届时从塔身南北两侧延伸的 120 根斜拉索,单索将以 700 多吨的最大拉力,紧拽着自重 4.5 万吨的桥面,让它平展江面之上,连通榕江两岸。" 杨海涛说。
牛田洋特大桥主塔墩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淤泥深厚、地层岩性变化大、地下孤石发育,施工难度位于国内前列。这么高的主塔又该如何施工?
杨海涛介绍道,主塔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每个承台下设 40 根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由钢护筒与桩基钢筋混凝土共同组成桩基础结构主体共同受力。80 根超长钻孔桩矗立在榕江水系 100 多米深的岩层上,像钢铁卫士般牢牢地守护大桥的安全,见证主塔的节节攀升。主墩承台采用永临结合的钢套箱,横截面积约 7 个篮球场大小,浇筑的混凝土方量超 1.3 万立方米。
主塔采用极具潮汕地方特色的厝角头加翔鹭造型,塔座以上包括下塔柱、后浇带及下横梁、中塔柱和中横梁、上塔柱和上横梁。为让主塔快速安全地 " 长高 ",施工采用专用液压自动爬模技术,分 33 节进行 " 堆积木式 " 施工。项目部合理布置大型塔吊,采用 BIM 技术进行仿真施工模拟,通过测量精准定位、监控线型检测技术等,确保了主塔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施工中,中铁大桥局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强安全、质量、精度控制,攻克了地质条件复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物资运送困难等一系列难题,将主塔由设计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昨天上午,经过近 3 小时的连续浇筑,南主塔成功封顶,下来南北塔将进行支架拆除、防腐涂装等施工。
放眼望去,两座主塔如并肩站立的巨人,矗立在榕江之上,寓意 " 厝头生风韵,翔鹭唱牛洋 " 的文化内涵。随着主塔的封顶,牛田洋大桥主桥及水中引桥已全面转入上部结构钢桁梁架设施工阶段,预计下月将进行斜拉索挂索施工,争取年中主桥实现合龙,建成后将成为汕头海湾上一座堪称 " 实力与颜值担当 " 的地标式桥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