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福田本土企业深圳近卫安保公司出动数千人次安保力量,从核酸采样、卡口查验,到上户采样、物资搬运,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如今,他们身穿防护服奋战一线近一个月,辛苦不言而喻,可 " 感动 " 却是他们最大的底色。在这场战役中,他们收获了战友情,更收获了来自居民的尊重。
连轴转48 小时守护居民
看不清路也要坚持下去
日前,受香蜜湖街道办委托,深圳近卫安保公司出动上百名安保人员前往金众小区进行防疫工作。邓炜健是此次金众小区带队队长,因为有过丰富的带队经验,此次重任也交给了这位出生于 1999 年的小伙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纵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如同小流,但只要团结起来也可以汇成大江大河。" 刚进入金众小区的时候,他连轴转长达 48 小时,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双眼布满了血丝。" 为了小区居民的安全、疫情不再传播,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再累也值得。只要他们安全,我们就安心。"
驻扎封控区,最大的考验是心态。" 你可能面对的就是密接和红码人员,危险是肯定的。" 但是到了第二天,邓炜健发现自己的心态越来越稳。心态适应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体力考验。由于越众小区和金众小区均为老式住宅楼,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 大白 " 们需要穿着防护服爬楼,居民们的快递物资、每日垃圾都由他们来传递。逐层爬楼的过程中,面屏和口罩会被汗水浸染," 我上到三楼以后就基本看不清路,仅仅是收拾居民的垃圾,一栋楼都需要将近一小时才能完成。"
瞒着家人奔赴一线
居民的微笑是前进的动力
眼瞅着 90 后坚定站上 " 战场 ",80 后也不曾退缩。高利明是一名 80 后,他不仅是儿子、丈夫更是父亲,为了避免家里人担心,在出发前都没有透露给他们自己去了抗疫一线。自从到了金众小区,他成为了小区的 " 万能工 ",在完成送物资、巡楼、查健康码、挨家挨户倒生活垃圾等任务之余,他还主动帮业主找电工,为他们运送 40KG 的煤气罐。金众小区 26 栋楼,加上商铺共计 900 多户居民,几乎都和他打过交道,他的热心帮助大家更是有目共睹。" 堂堂七尺男儿,不战斗还有选择吗?"
在来到抗疫一线之后,张雷每天的任务就是送物资。除了米面油等重量级快递外,送外卖其实也不轻松。" 金众收外卖的点送进去有一个小斜坡,每到饭点就能有近百份外卖要送,我们不仅要尽量赶时间让隔离居民吃上热饭,还得避免汤汁撒出来。" 走上这个近 200 米的斜坡后,张雷的衣裤早已被汗水浸透。可只要看到居民在群里吃上热饭之后的幸福感,张雷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居民的每一句谢谢,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住户微笑点头的一刻,心里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在炎热天气下,驻守在金众小区封控区的 " 大白 " 因为中暑倒下了 8 个。除了提供必备的短裤、鞋袜等生活必需品外,近卫安保公司又为队员们发放了一套全新的背心和短裤,让他们在穿着防护服时能够减缓高温带来的炙烤感。" 我想喝一点有味道的饮料。" 在收到队员的需求后,该企业又紧急采购了一批运动饮料,并配置了冰柜在集装箱内,方便队员结束值班任务后,就能第一时间消暑解渴,缓解忙碌了整日的疲劳。
警惕夜巡堵住漏洞
熬红了眼还得耐心沟通
日前,近卫安保公司派出 84 人协助福田区南园街道沙埔头村疫情管控。为加强人员管理,保安需要配合警务室 24 小时值守,队员需要每天巡查有关区域,严防脱管现象发生。
由于沙浦头村为城中村,村内居住着数万人口,每位保安需要看管 100 米的范围,这意味着他们在值守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坐着不动,而需要更有警惕感地来回巡查,尤其每到夜里,他们的工作压力也会更大。" 防疫政策是要求足不出户,但有的居民会违反规定,我们的工作主要就是劝导他们不要出来。" 罗光是近卫保安公司驻守在沙浦头村封控管理区的夜班负责人,3 月 18 日凌晨 4 点,他刚刚完成夜巡回到驿站,眼睛熬得又红又肿," 不仅有人想要翻水马出来,还有营业场所想要私自开门,幸亏我们发现及时,才避免了不可预见的后果。"
日夜颠倒的体力挑战之余,他们还需要与隔离居民耐心沟通。" 有的管控区居民情绪比较抗拒,即便出不来也想串门。" 面对这种违规情况,他们不仅要第一时间发现,还要第一时间阻止,身着防护服的闷热已经让人足够烦躁,可即便这样,他们也得尽快调整心态,耐心告知隔离需求,并将人员送回楼栋。" 压力肯定有,但我们还是会坚持到最后。"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 大白 " 们不分昼夜,24 小时待岗随叫随到。他们出现在每一个重要防控位置上,进行信息录入、核酸采样、洗消杀毒等,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展现出巨大的勇气和担当。这一抹独特的白色代表着抗击疫情斗争的坚强力量,代表着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坚定决心。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