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天津藏书家多,藏书楼也多。但不知会有如此之多。
这个 " 如此 " 从何而来?
先看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藏书楼》,里边重点介绍了中国近代藏书家六十余人,其中藏书处曾设于天津者竟超过三分之一;如果加上在天津有重要藏书活动者,则几近总量的半数。
这么多?
可这远远不够。
据说,关于中国近代藏书楼和藏书家的研究,21 世纪以来成果极丰,仅从地域角度切入的专书,就出版有二十余部。但天津的诸多藏书家,除了周叔弢、李盛铎、任凤苞、陶湘、严修、卢靖、卢弼等十数人,尚能引起研究者注意,整体上迄未受到足够重视。
有一个人便为此着急。他从 2004 年起开始关注天津的历史建筑,采访居民,寻找后人。这中间,他发现,这些历史建筑曾经的主人,有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文化群体,这就是藏书家。他发现的还有,天津近代藏书家之所以被学界忽略,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系统挖掘整理。
这个着急的人,本身嗜好藏书,对天津藏书家的资料颇为留意,累积所得已有三百余人。在考察天津历史建筑的过程中,他又发现藏书家住宅数量可观,而且这些住宅绝大多数实际也是藏书楼。于是,他开始以这些建筑为依托,梳理了 24 个天津近代藏书家(家族)故实。
所以,我们有了手头这一本《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和藏书家》,作者王振良,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王振良通过文献稽考,记述了天津藏书家事迹,并对现存 21 处藏书楼进行了科学的考察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近代藏书史研究的空白。
这些家族,具体包括:吴重憙与石莲庵、潘氏父子与华鉴阁、李善人家族与藏经阁、徐世昌与书髓楼、卢靖与知止楼、李盛铎与木犀轩、翁氏家族藏书在天津、严修与蟫香馆、渠氏家族藏书在天津、胡宗楙与梦选楼、陈一甫与居敬轩、陶湘与涉园、蔡成勋与希郑轩、傅增湘与天津双鉴楼、梁启超与饮冰室、卢弼与慎园、任凤苞与天春园、金梁和瓜圃、袁克文与百宋书藏、周叔弢与自庄严堪、金钺与屏庐、周明泰与几礼居、张重威与默园、刘少山藏海源阁珍籍。
他们几乎都是 " 国字头 " 的重量级藏书家。
按文献学家李国庆的话讲,王振良此书,有多个特点:一、资料新。本书是第一部主要讲述天津租界区内藏书楼和藏书家的研究专著。
二、每篇行文,严格遵循 " 知人论世 " 原则。先述祖辈父辈简历,旁征博引,考证翔实。让人知晓,其祖辈父辈为官为学为藏之情况。次讲藏书家个人的行实,以及藏书、刻书、捐书及著述等。再议其藏书之授受源流,包括藏书之来源、书目之著录、藏书之价值等。
三、揭示近代天津文化底蕴。近代百年看天津,仅从近代天津藏书事迹即可窥视一二。
四、这些藏书楼,都写明了藏书楼的准确地址,有的还介绍藏书楼的设计者是哪位设计师,以及这栋藏书楼的特色。
王振良这本书,实打实地告诉我们天津藏书家藏书楼有如此之多。下回再到天津,大家可手持一册,做为导览,实地来一番藏书楼之旅。
近年来,王振良的研究领域涉及新闻传播学、编辑学、文学、史学、古籍版本目录学、地方文献学及社会人类学等。写此书的初衷,用他特别朴实的大白话讲,就是凭借这一方窗口,深化学界对天津藏书文化乃至天津城市文化的认知。
《沽上琅嬛:天津藏书楼和藏书家》
王振良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21 年 11 月版
深圳晚报记者姚峥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