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稍等 , 我来扶您上车 !"3 月 22 日中午 , 一位拄着拐杖的七旬老人准备乘坐 8 路公交车。见老人行动不便,8 路公交车驾驶员周师傅没有丝毫犹豫,下车搀扶老人上车坐好。
" 太感谢你了 !" 原本要中途转车去往火车站的老人,为表扬周师傅尊老敬老的精神,临时决定改变行程,执意乘车至终点站,向车队值班队长说明情况,表示感谢。
周师傅回忆了事件发生的经过—— 22 日 12 时 23 分,周师傅驾驶的 8 路公交车缓缓驶入兰州十中公交站。这时,他注意到路边有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走向公交站,其中一位还拄着拐杖,行动有点不便。
" 兰州十中到了 ……" 随着广播的到站停车,周师傅把车门打开,就看到两位老人家正加快步伐,往车门这边赶。他立刻解开安全带,打开隔离防护门,下车去搀扶拄着拐杖的老人。" 谢谢你啊,谢谢!" 老人一边上车,一边连声向周师傅表示感谢;走在后面的另一位老人提着小袋子,一边刷公交卡一边也在称赞周师傅的行为:" 能遇到样热心的司机,真的感谢,好人一生平安。" 随后,周师傅把老人扶到座位上坐好后,才重新启动公交车。车上的乘客看到这一幕,也禁不住连连称赞。
2021 年 7 月 30 日,交通运输部下发通报,命名兰州市、太原市等 7 个城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自 2014 年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兰州市为第二批 " 公交都市 " 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以来,兰州市认真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支撑、城乡公交为延伸、慢行交通为末梢、水上公交为特色,全力打造 " 五位一体 " 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吸引力、满意度、美誉度逐年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记者在兰州市交通委了解到,近年来,兰州市始终将公交引领城市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始终,积极构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线网布局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加强公共交通与城市开发的有机衔接,在轨道和公交走廊沿线规划建设了轨道 · 城市曙光、万达茂、兰州中心、鸿运金茂等一批大型综合项目。同时,强化交通枢纽、轨道站点周边城市资源配置,引导城市人口、就业岗位集聚,逐步形成公交枢纽、轨道站点与城市开发紧密结合的城市发展模式。
" 全市公交客运量连续多年稳中有增,截至目前,公交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 4700 公里,运营车辆 3189 台,日均客运量 185 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 68.3%,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达到 63.8%,各项发展指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兰州市交通委规划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 36 个中心城市客运量数据,公共出行比例位列中心城市第 3。" 轨道交通 1 号线开通以来,日均进站客流 16.4 万人次,最大日客流 31.78 万人次,列车运行图兑现率 99.99%,列车正点率 99.99%。2020 年,兰州轨道交通客运强度在已开通轨道交通城市中排名第 9,在单线轨道交通城市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随着 " 互联网 +" 的迅速发展,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大家能想到的都能通过一部手机轻松解决。走在兰州的大街上不难发现," 互联网 + 公共交通 " 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许多重点线路公交站已实现电子智能站牌全方位覆盖;等车的人不时的刷新着手机中 " 爱兰州 "" 车来了 " 等公交智能软件,查询实时车况信息;乘车时微信、支付宝、银联便捷乘车支付功能陆续开通;三维便民服务终端、智能共享充值机遍布各个基层社区;已与 275 个城市公交 IC 卡实现互联互通等等,一系列的城市公交智能化管理效率和公交出行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 公交开通前,进城不是坐摩托车就是三轮车,还要 25 元。大冷天,最怕进城,去一趟感冒一回。现在好了,公交车安全、宽敞、干净,票价只要 4 元,刷卡还能打 9 折。" 皋兰县忠和镇村民陈万福刚刚坐上兰州至皋兰城际公交 501 路公交车,指着自己带的香菇、洋芋、菠菜说," 今天进城卖土特产,顺便买点日用品回来。"
" 公交车可帮了大忙了 ",坐在后排的养殖户王青林接过话茬," 以前送一趟鸡到县城,最少要 50 元运费。现在我把鸡用筐子装好,放到公交车上,送一次货只需 4 元。一年下来,能节省 1 万多元。"
" 近年来,兰州市交通委一直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布局,实现远郊 3 县 1 区城际公交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通城际、城乡公交线路 98 条,城乡公交线网总里程达到 3658.9 公里,基本建立了县、乡、村有机衔接的‘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实现了建制村公交覆盖率 100%,全面破解了远郊区县、偏远山区群众乘车难、出行难的历史难题。同时,在居住分散的农村偏远山区,积极探索发展预约定制式‘微公交’,开通微公交线路 25 条。" 据兰州市交通委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皋兰县作为国家首批城乡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已经全部通过交通运输部考核验收。
兰州市具有 " 黄河穿城 "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做足 " 黄河文章 ",兰州市依托黄河兰州段现有五级通航航道,在西北地区率先开通具有城市特色的水上公交巴士线路 3 条,投入 30 座巴士船舶 10 艘,年均运送乘客 22 万人次,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在丰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同时,形成集通勤出行、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出行方式。同时,延长主城区 98 条公交线路夜间服务时限,服务城市 " 夜经济 " 发展。建成西起西沙大桥、东至天水北路的黄河滨水健身步道 20 余公里,打造具有兰州特色的近水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高德地图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的《2020 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兰州是主要城市中绿色出行意愿最强的城市," 高峰期平均候车时长 " 仅有 5.6 分钟,在主要城市中耗时最短。通过七年多的不懈努力," 公交都市 "3 类 32 项创建指标全面完成,兰州公共交通多项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面貌形象焕然一新,公共交通实现全面升级。
下一步,兰州市将继续坚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国家公交都市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交通质量发展,持续营造更加绿色友好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世才 何怡璇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