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山区按照 "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全民参与 " 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关爱保护服务体系,不断延伸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触角,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泰山区将关爱保护未成年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率先在全市成立了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区 7 个街道镇、189 个社区村均设立未保工作站、村居儿童关爱之家,实现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全覆盖,86 名孤困儿童全部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定期走访、精准关爱。此外,泰山区探索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强制报告、评估帮扶等机制,构建起由未保领导小组统领、" 六个保护 " 措施并举、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的 "1+6+N" 政策体系,筑牢未成年人保护 " 防护墙 "。
为织密未成年人成长 " 保护网 ",泰山区统筹各方资源力量,编织了覆盖广泛、纵深细密的关爱保护服务网络。加大经费投入,投资 1500 万元改建全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采取 " 专职 + 兼职、社工 + 志愿者 " 模式,全区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1461 人,268 支志愿者队伍、1.5 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社会治理服务项目,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建立 "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 " 的关爱保护机制,统筹民政、公安、检察等 16 个职能部门优势资源,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开展法律、安全宣讲活动 200 余场次,不断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保护法》列入党员干部培训内容,制定实施《三年行动方案》,设计 19 项保护救助活动,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 保护伞 "。
据介绍,泰山区还整合资源,打造了 " 和美泰山一路守护 "" 和美泰山 e 路守护 " 两个未成年人保护活动品牌,实现线上线下工作全覆盖。引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热心人士参与相关工作,先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100 多万元,开展形式多样的保护救助活动。统筹未来公益、市心理学会等专业力量,创新成立专业人才和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开展亲情陪护、公益课堂等活动 2300 余场次、个案服务 1850 余人次,368 名社工、志愿者争当 " 爱心妈妈 "" 代理家长 ",构筑起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守护的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此外,泰山区设计研发了 " 未成年人保护综合可视化平台 ",采用三维可视化交互技术,可实现信息定位、信息定时更新、区域总览概括功能。通过平台,可对重点保护的未成年人,通过数据汇集、数据清洗、数据处理后进行智能分析并设定风险点数值报警线,分析结果超出报警线后系统将进行提醒。对于需要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平台化数据跟踪、线上数据比对分析、线下网格核实监管,精准摸清未保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更及时、更精准落实各项保护措施,使未保工作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针对城市商圈综合体存在涉未成年人案件高发频发现象,泰山区围绕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现象,启动区委、区政府 " 泰山协商 " 机制。泰山区政协代表区委、区政府组织 30 余个单位协商解决城市商圈涉未犯罪问题,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出台相关规定措施,并通过培训商户,加大宣传等几种行动,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增强商圈人员强制报告意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编辑 黄国梁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