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3-30
深晚荐书|“我和我的翻译”系列丛书出版,他们架起一座坚实可靠的翻译之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国翻译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 , 分别是两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和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的翻译。

最近的这次翻译浪潮,是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时期;中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 " 我和我的翻译 " 系列收录的翻译家,均兴起于这期间。这段翻译浪潮,无论在规模、范围、质量水平,还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无与伦比。

著名作家余光中曾有一段关于译者的描述 :" 译者未必有学者的权威,或是作家的声誉,但其影响未必较小,甚或更大。译者日与伟大的心灵为伍,见贤思齐,当其意会笔到,每能超凡人圣,成为神之巫师,天才之代言人。此乃寂寞译者独享之特权。" 这是对译者最客观、最慷慨的赞许,尽管今天像余先生笔下的那类译者已不多见。但在我国的翻译史上,曾出现了一大批优秀文学翻译家,如鲁迅、朱生豪、傅雷、梁实秋、罗念生、季羡林、孙大雨、卞之琳、在良饰、杨绛等。他们的翻译作品影响了一个时代,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学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新与发展。紧随其后的又出现很多杰出翻译家,他们更是引领并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 我和我的翻译 " 系列丛书由罗选民教授担任主编,第一辑遴选了 12 位当代中国有影响力的翻译家,包括:林少华、孙致礼、曹明伦、谷启楠、黄杲炘、王家湘。以自选集的方式,收录其代表译著篇目或选段,涵盖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涉及英、德、法、日、西、俄等多个语种,集中展示了当代翻译家群体的译著成果。丛书篇目及选段大多是翻译家已出版的经典作品,长期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每本书的译者不仅是知名翻译家,还是高校教授翻译、文学课程的名师,对译文的把握、注释、点评精辟到位。因此,这套丛书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翻译研究的宝贵历史语料,也可作为外语学习者研习翻译的资料使用,更值得文学爱好者品读、体会。

" 我和我的翻译 " 这套书有别于新生代翻译文学作品集,它收录的当代文学翻译家身处最后的 " 冷兵器时代 " 中,是原生态 " 刀耕火种 " 翻译的作品。

四年之前,谷歌发表 " 神经机器翻译系统 ",宣称将消除人类和机器翻译的鸿沟。这意味着以往非常专业的翻译工作,门槛降低。而高水平的译者——也就是真正的翻译家,当然不会对机器翻译照单全收。

新一代的译者能够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云端资料以及触手可及的网络文档与资料,让这项工作变得不那么繁重和劳累,产出量大大增加,但科技削弱了译者斟酌创造的能力。随着科技发展的阈值逐渐放大,更多人开始怀念那个 " 翻译文学黄金时代 " ——有很多翻译家为之付出一生。

正如作家冯骥才十多年前发表在文学报上的旧文,他如数家珍地列举心中的优秀译本,认为那些为之呕心沥血的翻译家 " 个个都倾尽了心中的金银绯紫,打造出一座座真金的桥 "。

" 我和我的翻译 " 系列丛书

罗选民 主编

中国出版集团 | 中译出版社

2021 年 12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