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3-30
影视丨《鼓楼外》编剧王之理:表面在写仇恨,实则是写善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新快报讯记者梁燕芬报道 京味题材电视剧《鼓楼外》目前正在热播,编剧王之理接受媒体采访,直言,这是个 " 一笑泯恩仇 " 的故事,折射着胡同的人间百态,也让人看到了匠心传手艺、初心守规矩的精神。

说到编剧王之理,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不过,从《傻春》《正阳门下》《正阳门下小女人》《情满四合院》,到眼下正在北京卫视及各大视频平台热播的《鼓楼外》,王之理操刀创作的一系列京味十足的作品备受好评。在王之理看来,京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一个局部,无论是京味文化还是江浙文化、齐鲁文化、平原文化、海河文化,一个都少不了," 这是不同地域、民族的团结、融合,是一种真正的’和文化’。" 而说到目前正在热播中的《鼓楼外》,王之理说,这部剧表面在写仇恨,实则是写善良," 这部剧写的是老木匠易大船的大徒弟于钟声、二徒弟尹东义之间的恩怨纠葛。最终,于钟声放下仇恨,选择原谅;尹东义幡然醒悟、迷途知返。这是一种出自人之本性的善,有仇不要报,报来报去报自己。你把人家整倒了,其实你自己也倒了。"

老北京人写老北京事,接地气,更道地。王之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 作为文艺工作者,为大众服务,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讲老百姓那点儿事,讲老百姓那点儿理,老老实实地体会,老老实实地去写作,老老实实地说出心里的话。" 自 2006 年进入编剧行业至今,王之理写的几乎都是亲身经历,或者有自己生活的痕迹," 我的剧中人物基本上都有原型,有时候是好几个融合在一起。我写的都是身边事、身边人,了解我的人甚至知道我写的是谁。" 他始终认为,好的电视剧,让观众欣赏的永远是一种真实之美。比如《鼓楼外》讲的就是老北京人局气,讲规矩,讲理儿," 这是我创作时的一条主线。就像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布局、历史沿革发展,都是按中轴线走的。剧名叫’鼓楼外’,寓意在此。" 王之理说。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有两个要义:源于生活的发掘呈现,成于生活的归纳提炼,亦即艺术层面的表达。用王之理的话说,他的每部剧都努力做到有主题内涵,有精神指引。比如,《傻春》讲的是对家庭的牺牲与付出;《正阳门下》告诉人们," 收藏 " 即 " 人生 "," 鉴物 " 即 " 鉴人 "。此外,《情满四合院》写的是 " 一个院儿的爱 ";《正阳门下小女人》是普通女人的创业史,也在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原谅别人,就等于包容自己。而眼下热播的《鼓楼外》故事透着胡同的烟火气,写的是平凡人中的大气度、大格局。好的作品,不止于写人物故事,更应描摹人生长卷、时代画卷。而这其中,人心,人性,是秘钥。" 其实,我不是写戏,我是在写人。通过我对社会的认知、文化的感触以及三观的表达,从一个小切口带给收视群体一种启迪、一个思考方向,这就足够了。" 王之理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