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颖 董宇翔 ZAKER 哈尔滨记者 杨艳
近日,一名左侧面部长着巨大包块的七旬老人接受了面部手术,医生为其成功切除肿物并修补创口。术后,医生诊断老人患有鳞状细胞癌,出院后需要到肿瘤科接受进一步后续治疗。
半年多前,78 岁的王阿姨左面颊部长了一个包块,初期是仅为硬币大小的略隆起一个小包,表面有破溃渗出,因王阿姨常年瘫痪卧床,疫情期间家人觉得送医不便,便一直没就诊。半年来来,肿块逐渐增大,已长到拳头般大小,并开始出现破溃面积增大且伴有大量出血,这导致王阿姨贫血严重,还曾因贫血输血 800 毫升。看到病情越来越重,家属将王阿姨通送到了黑龙江省医院。
入院后,整形颌面外科范希明副主任和常虹医生为王阿姨进行了仔细检查,检查可见其颜面左右不对称,左面颊部有一巨大蕈样外生性肿物,约 10×9×6 厘米大小,表面结节状,有破溃、渗出、结痂及组织坏死,颌下及颈部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血常规显示王阿姨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只有正常人低值的三分之一,且王阿姨还有感染、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范希明邀请血液科、内分泌科、心内科、临床营养科、肿瘤科、感染内科等多次为王阿姨进行会诊。
待王阿姨全身状况改善后,范希明为王阿姨进行了 " 左面颊部巨大肿物扩大切除术 + 双侧局部组织瓣转移修复术 ",术后一周,病理结果显示为鳞状细胞癌。在左面颊部刀口拆线后,王阿姨顺利出院,准备到肿瘤科接受进一步后续治疗。
范希明表示,鳞状细胞癌是发生在有鳞状细胞上皮覆盖部位的皮肤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的曝光部位的皮肤。早期表现为患处皮肤出现红色硬结,境界不清,表面往往有结痂,之后可发展为疣状损害,中央易发生溃疡,伴有恶臭味及疼痛感,晚期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恶病质等。该病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早期根治性切除就可,中晚期以手术、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为宜。王阿姨的肿瘤生长过大较为少见,且肿瘤出血造成严重贫血,使手术风险及治疗难度明显增大。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王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