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3-31
至2035年广州规划建设市政设施项目或将超过2500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日前,《广州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集约化利用工作指引(试行)》(下称《指引》)印发实施。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文件进行解读。

《指引》提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集约化利用 "X+U" 组合理念。《指引》通过吸收借鉴国内相关城市优秀案例,提出污水处理厂 + 地面公园、变电站 + 商业服务设施、垃圾压缩站 + 地面公园等多种可落地操作的集约化利用模式,促进传统市政规划建设向用地集约化利用转变,填补了土地集约化利用中关于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集约化利用的空白,属市政公用设施规划领域的重要革新,深化落实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集约化利用理念,促进传统市政规划设计往集约化利用方向转变。

同时,提出 " 两大类 "" 六模式 " 明确集约化利用组合。《指引》将用地集约化利用理念与工程实际结合,提出多种可落地操作的集约化利用模式,包括两类用地集约形式(兼容用地、整合用地)和六种建设模式(分建、合建、贴邻共建、分层共建、共用整合、贴邻整合),并梳理形成 48 种市政公用设施集约化利用规划布局的推荐组合。

分类形成用地集约化利用推荐表指导市政设施精细化布局。《指引》从助力市政公用设施落地及降低邻避效应出发,统筹考虑各类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之间空间关系、防护距离、邻避关系、退让间距等因素,科学细化分类,主要以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环卫和其他公用设施六类用地分别与其他类型用地进行组合,形成集约化利用组合模式和建设形式 17 个推荐表,系统指导各层次规划编制、新建项目选址、方案设计等环节的市政公用设施集约化利用规划建设。

《指引》提出,至 2035 年规划建设期末,广州市规划建设市政设施项目超过 2500 宗,市政设施复合化、地下化、立体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用地集约利用度,释放土地空间。以净水厂为例,如按照《指引》推荐分层共建全地埋地下净水厂,至 2035 年,广州市将建设全地埋地下净水厂 25 座,可释放地面空间约 305 公顷。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穗规资宣

相关标签

指导 变电站 统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