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燕 记者 葛小林)近期,常州市反诈骗中心接多名群众报警,称收到一条 " 医疗卡停用 " 的信息,点击链接补录信息后,银行卡上的钱不翼而飞。反诈民警复盘此类诈骗,请广大市民注意识别和防范。
△ 骗子的诈骗短信
常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秦瑶介绍说,仔细看这条短信,其实漏洞百出。首先,发送短信的号码以 "00" 开头,回拨显示是境外号码,并且打不通。其次这条信息没有标明任何出处,是在碰瓷 "12333",向人暗示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相关内容。然后说 " 医疗卡已停 " 引起收信人恐慌,医疗卡是口语化的称呼,实际是 " 社会保障卡 "。如果是正规单位发的信息,不会用词如此不严谨。
△ 骗子的诈骗短信
" 陷阱就是短信中的链接,点击后会出现一个虚假的钓鱼网站,做得像补充信息的平台一样。其实这是骗子搭建的,目的是为了从后台收集受害人补充的信息,也就是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以及银行卡号。" 秦瑶说,有了这些信息,骗子就能用这张银行卡在网上消费,此时银行会向受害人发送支付验证码,受害人以为这个验证码也是补充信息的一部分,于是填入钓鱼网站。骗子从而获得验证码,填入他正在操作的消费页面,完成诈骗所需的最后一步。接下来,受害人银行卡上的钱就会被一笔一笔被消费掉。
△ 社保卡
据反诈骗中心介绍,骗子们除了用 " 医疗卡被停用 " 这一套路外,还会用 " 积分清零 " 等借口,诈骗短信的特征都是带有一条钓鱼网站的诈骗链接。
△ 市民中招,给骗子转账
对此,反诈骗中心提醒:常州警方已经联合市人社局开展防范宣传,提醒群众防范类似碰瓷 "12333" 和 " 医保卡 " 的诈骗短信。请大家提高辨识诈骗短信的能力,切勿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信息,尤其是 " 银行卡 + 身份证 + 电话号码 + 验证码 " 这四项,同时出现就能实现转账消费,请务必提高警惕。(警方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