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4-01
广州推进第二批100条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样板村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4 月 1 日,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透露,广州今年将着力推进第二批 100 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村建设,加快推进花都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持续巩固当前已创建的 100 条示范村和 200 条样板村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促进广州农村垃圾分类蔚然成风,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据介绍,第二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村分别为白云区 12 条、黄埔区 3 条、番禺区 19 条、南沙区 12 条、从化区 24 条、增城区 30 条。

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村主要涉及机制体制、宣传培训、分类收运、资源化利用、设施配置等 5 方面建设内容和标准,如要求把村民家庭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内容,纳入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体系以及每条村应因地制宜至少设置 1 个便民回收点等(可回收物存放房、可回收物存放点或可回收物智能设备等)。

在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不同农村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底蕴等因素,分类施策,合理选择和确定分类投放模式、设施建设选址、资源化利用方式。要不断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源头减量、就地就近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路径,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着重抓好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厨余垃圾就地处理、优化收运模式等工作,促进村民习惯养成,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1 年广州农村垃圾分类亮点纷呈

2021 年,广州市在白云、番禺、从化、增城、南沙 5 个区的 200 个行政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建设,各区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样板村建设,垃圾分类工作亮点纷呈。

在增城区中新镇濠迳村,该村利用 " 老旧 " 房屋绘制垃圾分类 " 明星 " 小画廊、宣传墙,高标准建设具有岭南乡村特色的分类投放点和多功能收集房,推行定点分类投放与上门收集相结合模式,推进厨余果蔬就地喂养家禽,实现了厨余垃圾不出村。

在南沙区榄核镇湴湄村,该村充分发挥冼星海故里优势,依托星海文化打造全市首个农村垃圾分类培训基地,成立农村垃圾分类理事会,形成了 "135" 垃圾分类 " 湴湄模式 "。

在白云区江高镇沙溪村,该村探索试行 "9+1" 分类公交收运模式,运用 " 云村码 " 记录村民分类情况,采取高温好氧堆肥发酵技术就地资源化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有效解决了生活垃圾分类不精准和资源化利用难题。

在黄埔区龙湖街迳下村,该村把垃圾分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设置外观设计与乡村特色建筑风格相协调的投放点,严格实行 " 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站处理 " 闭环管理。

在番禺区,该区因地制宜打造大龙街罗家村定时定点上门收集、东环街榄塘村撤桶并点村民自投、石碁镇桥山村 " 两网整合 + 公交式收运 "、化龙镇沙亭村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等多种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在从化区,则以样板村建设为抓手,推动形成农村垃圾分类 "12345" 模式。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佳文 通讯员成广聚 吴镝锋

相关标签

垃圾分类 广州 岭南 乡村振兴 城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