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大二院夏亚一教授领衔的骨科团队完成了全国首例 MR(混合现实)技术辅助下的髋臼周围截骨术(PAO),同时这也是甘肃省第一台利用虚拟现实混合技术辅助完成的外科手术。这是兰大二院骨科近年来在 3D 打印、计算机仿真模拟、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常规应用之后,又一项为达到精准医疗目的、提高手术疗效而开辟的最新技术。
患者是一位 39 岁的女性,被诊断为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据患者说,两年前她出现长距离行走后髋关节酸困不适,近一年症状逐渐加重。经过详细的医患沟通,她于 2021 年 8 月在兰大二院接受了左侧髋臼截骨术。经过术后康复锻炼,左髋原有症状完全消失,7 个月后再次决定在兰大二院完成右侧髋关节截骨矫形术。目前患者已顺利完成双侧髋臼周围截骨,术后恢复顺利。
据悉,在 MR 技术的辅助下,手术医生犹如长了一双 " 透视眼 ",以往术中无法直视的盲区术者只能依赖射线透视下操作,而现在这些骨骼的影像豁然出现在术者眼前,使得医生对原本术区肉眼不可见的重要结构有了立体的空间透视影像认知。利用这个技术既可以避免以往患者和医生同时受到大量 X 线辐射的弊端,也可以在未来帮助术者将切口做到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截骨位置更精确,并发症出现更少,疑难手术技术更易推广和掌握这六大优势。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类常见的先天遗传疾病,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由于该病的致病机理是髋臼发育缺陷对股骨头覆盖不足导致的结构性缺陷,无法通过药物彻底治愈。但以往受制于认知或手术技术,只能使患者在痛苦中等待或被迫很早期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而现阶段人工关节材料发展的局限性,让年轻患者在接受置换后又不得不面对日后的多次翻修手术,使得患者和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上左右为难。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近年来,在夏亚一教授的指导下,姚长江副主任医师在保髋领域做了大量工作。针对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在省内率先开展了髋臼周围截骨术,带血管腓骨移植术、股骨颈基底旋转截骨术以及髋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等保髋术式,填补了省内这些邻域的技术空白,使大量髋关节早期病程的患者在省内得到了保关节治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图片由兰大二院提供
责任编辑丨王 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