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 日下午,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和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 " 清明祭英烈 黄河少年说——红色文化进校园‘清明’直播 " 活动开播。市青年讲师团成员、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工作人员潘洁和红领巾宣讲员、兰州市第八中学学生李青璇为全市广大青年团员、青联委员、青年志愿者、各中小学学生通过 " 青春兰州 " 抖音平台和 "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 " 快手平台,讲述发生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酒泉路旧址的革命故事。
" 李青璇同学,你知道吗?别看这座小院面积不大,它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兰州国统区建立的一所重要的办事机构,是领导整个甘肃抗日救亡的主要基地,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潘洁老师的询问勾起了李青璇同学的好奇心," 潘老师,这里是不是也被周恩来称为‘革命的接待站 战斗的指挥所’?"。
" 这间房间里有一张特别的床,它为什么架在炕上?而不是放在地下?"" 因为伍修权是湖北武昌人,他不习惯居住北方的土坑,办事处工作人员发现这个情况后,就把当时兰州福陇医院病床搬来,为了不占用更多地方,就把这张铁床摆在了炕上。炕上有床的景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办事处一道独特的风景。2000 年,这张铁床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二人边走边看,一问一答,似乎把手机屏幕前的观众也带到了这个古朴的小院,与她们一同参观。
" 能讲讲墙上那张照片吗 "" 我想去参观,到时候能请您讲解吗?"" 原来我们兰州有这么多红色故事啊。"…… 生动的讲解引起了评论区的热烈互动,据统计,本次直播活动线上观看人数达到 6.3 万人,互动交流 7300 余人次。
" 通过现场聆听,我真实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国为民的情怀,我觉得学习红色历史不仅仅在于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传承红色基因 "。" 这些都是 80 多年前真实发生在兰州的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革命先辈的故事激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成才,长大了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 观看本次直播的青少年们纷纷表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文 / 图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