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4-02
中国、巴拿马建交五周年 《被抹去的历史》举办新书线上分享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3 月 29 日(巴拿马时间 3 月 28 日晚),为庆祝中国与巴拿马建交五周年,由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馆、巴拿马驻华大使馆和长安街读书会联合主办,广东人民出版社承办的 " 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被抹去的历史》新书分享会 ",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巴拿马历史学家、《被抹去的历史》一书作者玛丽萨 · 拉索博士与国内拉美研究领域的学者在线对谈,探讨西方主流话语体系之外被遗忘、被抹去的历史书写。巴拿马驻华大使甘霖,巴拿马文化部长冈萨雷斯,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魏强先生,南方传媒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等出席会议。

■《被抹去的历史》新书分享会巴拿马主会场。

魏强大使作开场发言,高度评价拉索博士著作的开创性历史研究价值及其对深化中巴民心相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正是出于近代饱受外国强权欺凌的相似历史遭遇,中国人民对巴拿马人民追求国家独立、捍卫民族尊严的努力历来深切同情、坚定支持,曾大力声援巴收回运河主权的英勇斗争,今天也真诚地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发展同巴关系。在此原则指导下,中巴建交近 5 年来各领域合作顺利发展,人民友好日益加深,希望双方学界不断加强交流,互学互鉴,共促合作。

■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魏强致辞。

随后,南方传媒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致辞。他表示,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新书分享会,是两个国家跨越千里的亲切交流。拉索博士的著作为中国读者描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故事,让中国读者看到,即便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人类的命运也何其相似!他表示,广东与巴拿马有着不解之缘。历史上曾有众多广东华侨参与了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广州市花都区更是巴拿马华侨的主要来源地。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有关巴拿马运河的历史著作,是缘分,更是历史的必然。

■南方传媒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致辞。

玛丽萨 · 拉索博士与《被抹去的历史》简体中文版译者扈喜林以及中国学者展开了亲切的学术交流。拉索博士首先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她的著作和研究经历,她回忆起父辈讲述的巴拿马运河区变迁的故事,展示了巴拿马曾经丰富、优秀的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美国为了控制巴拿马运河,如何改变运河区景观、迁移数十万居民,彻底抹去了这一地区历史。译者扈喜林向作者表达了敬意,他认为作者为本书创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不仅查阅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当事人保留下来的大量信件,还深入调查了诉讼证词、当地志史和档案记录,是一部让读者大开眼界的优秀著作。

■玛丽萨 · 拉索博士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中心秘书长王鹏从中巴两国历史相似性的角度分析,认为该书呈现了一个清晰的有关现代化进程的巴拿马视角,对西方主义的叙事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否定了西方以先进自居、对所谓落后地区随意进行干预的行为。西南科技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崔忠洲副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评价了这部著作,他指出目前关于巴拿马地区的历史研究还很匮乏,拉索博士资料丰富、有别于西方正统史观的著作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积极的出版价值。曾为《被抹去的历史》一书撰写书评的著名作家维舟表示,本书让世界重新审视巴拿马的历史,并通过挖掘巴拿马现代化的历史实践,展现了实现现代化的更多可能性,中巴两国在这一点上有着许多相似性,现代化有赖于本国人民的主动吸收、改造和采纳,而不是全盘接受他国经验。

会议最后,巴拿马驻华大使馆甘霖先生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致辞,他表示,巴拿马的第一批华裔移民就来自广东省,巴拿马人民至今依然以广东人民参与巴拿马的发展建设为荣,《被抹去的历史》一书也强调了广东人民对巴拿马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每个人都有了解历史的权利,《被抹去的历史》一书从人民的视角、受害者的视角出发,展现了巴拿马人民为发展进步付出的巨大代价,是一部批判性地了解巴拿马历史的著作,挑战了目前粉饰太平的西方主流观念。此次新书分享会也为中巴建交五周年庆典拉开了帷幕,通过增进两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为两国友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快报记者王春燕 通讯员陈晔)

相关标签

风华 巴拿马 广东 南方传媒 萨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