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4-02
海清拍《心居》在雨里吃盒饭!她说:饿了一天,太香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ZAKER 哈尔滨记者 高云

" 冯晓琴的那个盒饭是我这辈子吃过最香的,就是豆角和西红柿,我全吃完了。导演都喊停了,我还在吃。" 海清说。

她主演的电视剧《心居》大热,在东方卫视首播即拿下收视冠军。拍摄《心居》对于海清来说是非常特别的经历,她演了一个嫁到上海的外地女人冯晓琴,没什么文化的家庭主妇,在老公意外死亡之后,她家里家外一肩挑,从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做起,去送外卖。

近日,海清接受 ZAKER 哈尔滨记者采访,说起和 " 冯晓琴在一起的 " 那个夏天。

房子是冯晓琴的心结,为了买房她逼迫老公顾磊上进,两人争吵不休,直到吵到对方发生了意外,冯晓琴一度无法面对同一屋檐下的顾磊家人。和《蜗居》一样是围绕房子,拿到剧本时,海清一度有顾虑,毕竟当年的她饰演的海萍也是外地女人在上海,为了房子打拼。演过太多的家庭剧,中年焦虑、七年之痒、婆媳矛盾," 每个家庭 " 都不一样,而《心居》最后吸引她的是 " 和大姑子之间的冲突 "," 和老公一大家子一度水火不容的关系 ",她觉得戏剧张力太强了。

冯晓琴不漂亮,她经常唠唠叨叨,可又能干、坚强,是上海随处可见的那种外地媳妇。海清有意让她带着上海强调说话," 她潜意识里想更多地融入上海,有些人很怕自己会被别人看不起,觉得自己不是上海人,会刻意要迎合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人。" 她的语言就是人物的第一个标签:" 自卑 "。

海清很爱 " 冯晓琴 ",认为她是 " 打不死的小强 "," 很像女超人,特别烟火气。" 她说。" 这样的角色没有剧本的光环,就是实打实的把你摔到泥土里,老公死了、房子买不起、孩子要上学,家里面还一堆事情。比起坐办公室,这样的角色更吸引我,演起来层次感更强,她就像是我们自己,需要你一场一场戏去拼下来,让观众相信,冯晓琴就是在这样一步步往上走。"

冯晓琴顶着酷暑爬楼梯送外卖,各种讨好客户,怕被差评扣钱,可还是被当成骗子进了派出所,她屈辱又无奈。这一段戏海清下了大力气,在街上观察外卖员,模仿他们拿东西的姿势、跑步的姿态。拿着带汤的菜怕洒了,海清在戏里用一种很难看的步态跑楼梯,就像那些真的外卖员一样。

拍送外卖的戏,她跑了一整天楼梯,那天上海下着雨,到了下午四五点钟,饿得前心贴后背的时候,拿到了冯晓琴的道具盒饭,饭是凉的,里边就是豆角和西红柿的素菜,可海清大口小口的吃,完全不是演的," 饿了一天没吃饭,感觉太香了,就觉得能吃上这样一顿饭,人生足矣。" 导演喊停,她还在吃。

那一刻她就是 " 冯晓琴 "," 送外卖 " 让她累得第二天都抬不起腿来。她一直穿着外卖服,收工了也穿着,让衣服尽量显得旧一点,更像是自己的,以致于后来看到蹲在街头吃饭的外卖小哥,总是会感同身受的心疼他们。

冯晓琴来自小地方,为了在上海立住脚,嫁了本地人,把弟弟妹妹都弄了过来,很多人都在讨论冯晓琴为了房子的算计,海清很理解她。和冯晓琴一样,她也是外地人到北京,前 20 年没有买房子,直到结婚后,孩子两三岁才买房子。" 年轻人有的用学历打拼,有的用家庭关系打拼,有的用能力打拼。冯晓琴像她自己说的,没有高学历,为了照顾弟弟妹妹们初中都没有读,她找对象的时候留个心眼,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些算计我都能理解。"

在海清眼里,房子重要,但也不是那么重要,"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到底住在哪里。‘心居’是心安定的居所,就算有了家,但在里边心不安依,这个家也不是家,要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找到自己的价值。"

" 冯晓琴凭本事吃饭,不偷不抢,该我的就是我的,不该我的我也不要。" 冯晓琴在人生磨难中成长,通过努力改变了命运。海清当年拍《蜗居》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 很少有人是海藻,但大部分是海萍。" 而这一次的 " 冯晓琴 " 就是很多平凡人的缩影," 我不觉得冯晓琴卑微,也不觉得要低着头去看她。我会思考,如果我是她,在经历人生这样的低谷后能够翻身吗?到最后能风生水起吗?" 海清说,自己敬佩这样努力生活的人,冯晓琴值得尊敬!

编辑 高云

值班主编 申志远

相关标签

海清 上海 外卖员 西红柿 导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