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社厅近日印发《甘肃省技术技能类 " 山寨证书 " 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对一些机构和单位以新职业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名义随意举办、评价、发证活动,乱收费、滥发证的行为进行清理规范;对一些机构和单位虚假或扩大宣传,甚至假冒权威机构名义组织培训、评价、发证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核查整治。
专项治理范围是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以下简称技术技能类)的培训评价发证(含线上)活动。专项治理包括四项内容:一是证书字样和标识违规使用情况。违规使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 "" 中华 "" 国家 "" 全国 " 和 " 职业资格 "" 岗位合格(凭证)"" 专业技术职务 " 等字样;违规使用国徽、政府部门徽标等标识,以及与上述相关或易产生歧义和误导的字样、图案或水印;违规使用本机构以外其他部门或单位的标识等。二是虚假或夸大宣传情况。假借行政机关名义或使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 "" 中华 "" 国家 "" 全国 ""××× 部 "" 原 ××× 部 " 和 " 包过 " 等字样进行培训评价活动宣传等。三是违规培训和违规收费等情况。超出办学许可范围开展培训;无办学许可证开展培训;违反法律、法规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非法颁发或伪造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甚至不培训(评价)或培训(评价)走过场直接发证;恶意终止培训、抽逃资金等。四是其他违法违规情况。故意混淆概念、误导舆论和社会的炒作和涉嫌欺骗欺诈等其他违法违规情况。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