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4-03
烈士墓管理保护率达100%,连云港东海集中搬迁让散葬烈士“归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开虎 郇圣来 记者 王晓宇)四月春风踏青来,清明鲜花祭故人。4 月 3 日, 连云港东海县安峰山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丰碑耸立。一大早,通过预约的石湖乡大娄村 59 岁的庄须山手捧一束白色的菊花,拾阶而上,缓步走到革命烈士庄茂先的墓碑前,弯腰擦拭碑文上的尘土,并把鲜花放在墓碑前,轻声说道:" 大伯,这下你‘归队’了,今天我又来看你了 ……"

今年 1 月,散落在大娄村老坟地里 72 年的庄茂先烈士墓经亲侄儿庄须山的同意,被搬迁至安峰山烈士陵园。碑文上显示:庄茂先,男,生于 1925 年 5 月,东海县石湖乡大娄村。1948 年 3 月参加革命,担任东海县二团情报员,1949 年东海县大娄村因战牺牲。

东海县是革命老区,革命时期,无数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据不完全统计,东海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有 1450 余名烈士长眠于此,由于受当时的条件限制,其中有 1356 名烈士被分散安葬在全县 22 个乡镇、场的偏僻乡村。

" 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富裕程度不断提高,我们更不能忘记曾经血洒东海的革命先烈。" 东海县县长张其兵说," 要让散葬在乡村的烈士尽快回归陵园,让英烈不再孤单。" 为此,2009 年东海县下拨专项资金 250 万元,将散葬烈士墓分为南北二个墓区,南片新建安峰山烈士陵园墓区,北片新建磨山烈士陵园墓区,二区共集中安葬烈士 948 座,另外 156 座烈士墓被分散安葬在乡镇烈士陵园,所有烈士墓碑统一采用质量上乘的大理石,墓碑上刻有烈士的姓名、籍贯、参军时间及牺牲的时间、地点,令人怀念、追思。

烈士纪念设施是纪念缅怀英烈、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红色基因库。近年来,东海县又相继投入 600 余万元加大对烈士纪念建筑物和陵园环境的建设和整治力度,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 " 褒扬烈士、教育群众 " 的主体功能,将其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据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统计,仅去年清明节期间,全县累计有 5 万人次前往 7 座烈士陵园,感受先烈风采,陶冶爱国情操。

" 让每一位烈士都回到‘家’中,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东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孙振权说,自去年以来,该局又将散葬烈士迁葬工作做为一项最大民心工程来抓,既坚持以人为本,又本着尊重当地风俗、尊重烈属意见的原则,对散葬在乡间仅剩的 252 座烈士墓,逐一与烈士亲属商议迁墓事宜,妥善处理迁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截至今年 3 月底,东海县又先后从乡村搬迁出 208 座烈士墓就近迁移至各个烈士陵园,实施统一管理保护。对剩余的 44 座未搬迁的散葬烈士墓,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又采取分散保护的方法,与烈士亲属签定自行保护协议,同时每年定期组织人员现场查看,确保烈士墓及周边环境的整洁、庄严、肃穆。

目前,东海县境内烈士墓管理保护率已达到 100%,在全社会营造出崇尚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良好氛围。(通讯员供图)

(编辑 范文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