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第一天,部分市民通过线上预约到正果万安园墓园祭拜逝者。新快报记者 孙毅 / 摄
因疫情防控需要,仅增城和荔湾殡葬服务场所能预约假期三日现场祭拜
新快报讯 记者麦婉诗 通讯员廖培金报道 4 月 3 日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广州市民政局当天发布从化区暂停现场祭扫的通告,因此全市仅有增城和荔湾两区殡葬服务场所能预约 4 月 3 日— 4 月 5 日(正清日)进行现场祭扫。记者在增城正果万安园看到,入场拜祭的市民并不多,祭扫现场井然有序。此外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自 3 月 26 日开通清明祭扫预约系统以来,截至 4 月 3 日 18 时,累计预约 522815 人(部分市民已完成祭扫),目前开放祭扫的 2 个区累计预约 76462 人(荔湾 31019 人、增城 45443 人)。
限制入场祭扫人数
假期前两日预约尚未饱和
昨天上午 10 时 30 分许,记者来到增城正果万安园。在万安园的出入口,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门口设置了两道关卡,一道查验进场市民的健康行程码和 48 小时核酸证明,另一道查验预约码和体温检测等,现场井然有序,排队进场并没有出现车龙。
卢先生一家 8 人共预约了两个现场拜祭的号,按照规定现场祭扫同一身份证件每天限约一次,每次限约 5 人。" 进场速度比上一年快很多,只用了 15 分钟左右,人流也大幅减少,今年提前准备好了核酸证明等,总体而言,进场拜祭比较顺畅。" 卢先生的祖母离世多年,以树葬的方式安葬在万安园一隅。" 树葬不用大拆大建,家里人都接受。同时我是从事环保工作的,对这种生态葬式比较认可。" 卢先生也表示," 对先人表达怀念之情不拘泥于形式,如果不能现场祭扫,会选择网上拜祭。"
广州市殡葬管理处副处长周韵表示:" 从目前监测到的数据看,整个清明假期期间还是以正清日当天预约的数量最多。3 日、4 日相对预约人数较少,平台预约量目前尚未饱和,还是有不少剩余的号供市民预约。"
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接近中午,万安园只有零星市民前来祭扫,正果万安园副总经理孙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万安园每日预约拜祭的人数会有所限制,控制在 5000 人以内,而 3 日当天预约人数约有 3000 人。
" 广东人倾向在正清日进行拜祭,去年万安园正清日有 1.6 万人次进场祭扫。而今年正清日已被预约满,加上预约平台开放前有市民已通过电话进行预约拜祭,预计正清日当天会有 6000 人次入场祭扫。" 孙先生同时表示,今年进场祭扫的要求比较严格,往年没有预约满可以进行现场预约入场,今年必须持有核酸证明和预约码才能进场。同时,市民错峰祭扫的意识正逐年增强,预计整个四月份的周六日将会迎来上千人次进场祭扫。
广州节地生态安葬率超 84%
正果万安园是广州市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之一。万安园副总经理孙先生介绍,目前,正果万安园开发各类节地型花坛葬、树葬、壁葬、格位葬、楼葬超过 1.5 万位,节地生态安葬产品的覆盖率超过 30%。在节地生态葬产品规划建设方面,从早期规划建设的壁葬、楼葬和各类格位葬,到 2018 年建设了 " 玫瑰苑 " 艺术生态葬示范区,墓区融合了艺术墓碑葬、花坛葬和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产品,通过 " 爱 " 文化的理念创新,结合以玫瑰为主题的园林景观表现手法,建立了生态安葬的现代模式。
" 生态葬区周边环境好,是生态葬越来越被市民接受的原因之一。" 孙先生认为,花坛葬、树葬等生态葬式,先人骨灰能以更加环保、更加生态的方式入土、落叶归根。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把生态安葬指标纳入经营性公墓年检项目。全市现有经营性公墓,均有草坪葬、花坛葬、树葬和壁葬等节地葬法可供选择,累计发放树葬、花坛葬等生态葬补贴 35.2 万元。
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倡导不占或少占土地的葬式葬法,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 "1+N" 节地生态安葬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安葬方式改革之路。目前,全市节地生态安葬率为 84.25%,广州市累计发放各类生态葬补贴近 1500 万元。
知多 D
奖补政策
骨灰撒海补贴:广州市户籍居民 2013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后死亡,骨灰由广州市民政局统一组织海葬的,其骨灰海葬活动的委办人可申领 2000 元补贴。
树葬等生态葬补贴:在广州市经营性公墓,市民选择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不立碑的丧葬方式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补助 500 元给逝者家属(委办人),补助 300 元给承办单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