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初相识》剧照
《少数派对》本期成员波波、海带、二球、鲤鱼
最近由迪丽热巴和任嘉伦主演的古装仙侠剧《与君初相识》正在热播。乍一看,这部剧仍然延续了近几年国产仙侠剧大女主 + 虐恋的老套路。导演朱锐斌对《与君初相识》颇有信心,他说,这部剧 " 最打动人的还是感情 "。
仙侠剧的恋爱套路为何能够大行其道,剧里还有哪些设定是硬伤,从 " 武侠 " 到 " 仙侠 " 是种衰退吗?围绕这些问题,仙侠剧资深粉波波、武侠爱好者鲤鱼、古装剧纯路人海带和二球聊了聊。
" 仙侠 "" 仙恋 " 分不清
恋爱套路为啥能大行其道?
鲤:为什么现在的国产仙侠剧都把谈恋爱当成最主要卖点?很多年前的《仙剑奇侠传》系列和《古剑奇谭》系列还没有这么 " 酸臭 "。
海:《与君初相识》的导演朱锐斌说的没错,现在的仙侠剧最打动人的元素一定是感情,除了感情,现在的仙侠剧几乎一无所有。
波:这话挺对,它们的世界观都差不多,动辄 " 四海八荒 "" 统领三界 "" 三生三世 "。
海:仙侠剧里时间尺度的 " 通货膨胀 " 非常严重。三生三世现在都不够用了,要十生十世才行。剧中那些这些几万岁的仙人除了谈恋爱其他啥事儿不干,每次我看到这种桥段就非常火大。
波:只有仙人谈恋爱已经不够看了,非得仙、魔、人串着谈才行,现在又多了一些神奇生物,比如 " 鲛人 "" 九尾狐 " 啥的。每部仙侠剧都是在开篇潦草地交代完世界观,马上就开始谈恋爱。
鲤:这不难理解。大部分仙侠剧改编自网文 IP,网文里适合影视化呈现的绝大部分又是女频小说,而大部分女频小说的主旨就是谈恋爱,古风、现代、都市、职场 …… 无论什么类型,换汤不换药。
球:恋爱比特效更能吸睛。现在仙侠剧一般都让主角从一个单纯善良又弱小的仙子一路打怪升级直到能够统领四海八荒的枭雄,顺带在其成长的路上安排几段恋爱。这是文学里非常经典的 " 流浪汉小说 " 模式。
波:对,就算女主她们一开始本领低微,但总有高贵血脉,比如 " 天帝之女 "" 女娲后人 " 等,变强之路就是她们的血脉觉醒之路。
海:有些人觉得《与君初相识》里关于男女主的设定有创新,剧中做了一个性别转换,一开始懵懂那方是男的,强大那方是女的。
球: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不管世界怎么变化," 狗血 " 剧情永远是刚需。现在仙侠剧在 " 去库存 ",目前播出的仙侠剧改编自很多年前的 IP,它们的价值观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新创作的仙侠剧未必就会沿用这些套路。
波:有些套路放在现代剧里大家会觉得 " 狗血 ",但把它放在一个如仙侠世界般脱离现实、完全架空的场域里,大家反而能接受。比如在《香蜜沉沉烬如霜》里,女主被种了一颗断爱绝情的 " 陨丹 ",导致迟迟不能对男主动情,这个设定放在现代剧里就很 " 狗血 ",但放在仙侠剧里就不会。
鲤:套路受欢迎也和观众有关。很多仙侠剧的受众是已婚妇女,比起更先进的婚恋观,她们或许更爱看男主对女主无条件的爱。更何况现实生活已经很耗精力了,很多人看剧就是为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既然仙侠剧里的恋爱已经能让人们看得爽了,还追求什么真实和思想深度?
球:人们需要一个幻想空间,有时需要到仙侠剧里寻求情感庇护。但仙侠剧并没有完全逃离现实世界的伦理框架,它们的价值观需要与时俱进,不可能一味地拿架空元素来安排故事情节。
波:对我而言看仙侠剧就像进入游戏一样,直接进入剧情就好,不用想得太复杂,套路化、标签化的角色设定我就很喜欢。但要在他们身上体现人性的复杂性,我还真就理解不了。
鲤:你看多了不会腻吗?
波:会,所以我真正看好的仙侠剧也没有几部。选剧之前我会先看看演员,《宸汐缘》的剧本就相当潦草,像是各路仙侠剧套路的大乱炖,但张震、倪妮两个电影咖的演技把它撑起来了,我就看得很开心。现在观众们的选择这么多,对男女主的演员认同还是挺重要。
《仙剑奇侠传》海报
概念空洞,爱拽大词
奇幻设定只是虚有其表
鲤:仙侠剧的设定还有很多硬伤。除了时间无限 " 通货膨胀 ",仙侠剧里的空间也在无限 " 塌缩 ",《与君初相识》前几集的主要地点就是 " 万花谷 ",看完我对谷外的世界体系一无所知,武侠剧里尚有由 " 少林 "" 武当 "" 丐帮 " 等组成的江湖世界,仙侠剧的眼界就不能大点么?
海:我和你恰恰相反,《与君初相识》我能够稍微看进去的原因正是它的场景极少,把故事限定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我才可以理解,如果它一上来就是三界、四海八荒,我第一集都撑不过去。
波:这些硬伤还是跟网文 IP 有关。单说古装言情网文,很多作者会写到一些古代的职业,比如仵作,这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但大部分网文作者都是业余的,或许他们文笔不错,对感情也有丰沛的灵感,但缺乏专业知识就只能去写爱情。" 四海八荒 " 这种空洞概念也好,仙侠世界的 " 塌缩 " 也罢,其实都体现了网文作者的专业水平,恋爱网文最没技术含金量,翻拍出的剧能高大上到哪儿去?
鲤:没错,但锅也不能全甩给女频小说。最经典的仙侠剧《仙剑奇侠传》是由同名武侠 RPG 游戏改成的剧,可以说是很 " 男频 " 了。即便《仙剑奇侠传》有复杂的设定,但套路也没见得有多高端,无非是 " 红白玫瑰 "+" 征服世界征服美女 " 的男频思维而已。网上有个关于仙侠剧的鄙视链,男频仙侠剧的地位远高于大女主仙侠剧,其实大家都如一丘之貉,谁也甭瞧不上谁。
海:杀鸡用牛刀,仙侠剧构建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又是四海八荒又是人神魔的,到最后却只窝在小场景里干巴巴地谈恋爱,既然大家都是血脉高贵的 " 天选之子 ",为什么不去拯救一下世界?而且这种设定把生活跟恋爱完全剥离,他们有通过爱情获得成长吗?真没看出来。
球:你想得太多了,现在的 " 仙恋剧 " 是经过市场检验的,这种剧都是为了满足女性观众的情感需求,所以才会把恋爱作为主线。
波:对的,仙侠剧里男主爹甭管地位多高,通通都是渣男,男主妈一定是个恶婆婆,我们的女主在修仙路上还要经历人世间的婆媳关系。除去仙人设定,不就是现代情感剧?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照
" 仙侠热 " 的套路
对演员或许是种伤害
海:" 仙侠热 " 其实是一个意外。一方面是因为 2014 年《古剑奇谭》直接捧红了李易峰、杨幂等一批当时的年轻演员,再加上当时黄子韬、张艺兴、鹿晗等一批艺人回国发展,带起了一波流量热;另一方面,那几年正值国产剧 " 注水 " 的时代,资本一下子涌入影视市场。有人、有钱两方面一结合,仙侠剧就跟好资源画上了等号。
不过,古装剧的肢体动作、眼神对话方式跟现代剧有很大不同,对演员的要求无疑更高。再加上仙侠这种天马行空的世界观,演员入戏比现代剧要更难。为什么小鲜肉们要挑这种硬骨头去啃?
波:" 大女主 " 剧首先挑战的是女主的演技,对搭戏男演员的要求不会那么高,只要身材挺拔、面无表情、声音有磁性就行。而且,仙侠剧最终考验的是导演,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导演林玉芬,她能把自身对爱情的所有幻想表现到剧中,能够拍出那种灵动小甜剧的感觉。
鲤:但现在很多有灵气的演员永远在模式化的仙侠剧里打转,这对他们个人发展来说可能不是特别有利。比如杨紫适合灵动型女主,但如果她每一部戏都是这样的角色,对于演员的灵气和口碑都是一种消耗。
球:对。李易峰前年才凭借《隐秘而伟大》这种现实主义的剧翻身,眼看要往演技派靠拢了,今年的仙侠剧《镜 · 双城》又一下子把他的口碑打回原形。
海:我们现在的仙侠剧都被拍成了古装偶像剧,这是一个大问题。
前几年还有《花千骨》《香蜜沉沉烬如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但 2021 年之后没有一部爆款,周冬雨的《千古玦尘》悄无声息播完,我们除了可以在 B 站上搜到各种吐槽视频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正面评价。今年到现在为止播了《镜 · 双城》和《与君初相识》这两部仙侠剧,前者豆瓣评分只有 3.9,后者虽然经常上热搜,但是到现在豆瓣都没有开分。可以看出观众们对于这种 " 仙恋剧 " 还是有一点审美疲劳。
鲤:说到类型太少,这几年诸如《传闻中的陈芊芊》等一批古装小甜剧反而崛起了,这种类型的古装剧演员的咖位不高、投资不大,但有一些点可以吸引到观众,反而可以以小博大。仙侠剧要花大价钱去做特效,但出来的效果真的是千剧一面,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后,桃花林已经成了每部仙侠剧的必备单品。
球:竹林、桃花这些元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的意境和氛围。有些时候,仙侠剧更像是一种东方文化的表达手段。国产仙侠剧现在经常 " 出海 ",里面的神话故事、场景布置是能够满足外国人对于东方世界的想象的。
海:我能理解。但作为一个中国观众,我觉得现在仙侠剧有点有形无神,它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用还是太潦草。就算借用了 " 九尾狐 "" 鲛人 " 的名号也是徒具其形,剧中人物的行为动机非常现代,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半毛钱关系。
" 武侠 " 到 " 仙侠 " 是衰退?
言重了,它们没有源流关系
球:武侠剧讲的是 " 草根 " 人物的成长史,在武侠世界里," 侠 " 与 " 草根 " 是近义词。比如《射雕英雄传》讲的是郭靖从普通人成长为为国为民的 " 侠之大者 " 的故事,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能够收获感动。
但现在的仙侠剧里 " 侠 " 的精神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被抽象化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有着高贵血脉的 " 天选之子 ",每个角色都是围绕恋爱被创造出来,我们和他们的心理距离太大,很难产生共情。从 " 武侠 " 到 " 仙侠 ",更像是一种精神衰退。
鲤:" 仙侠 " 同 " 武侠 " 并不是一个概念,也没有任何源流关系。" 武侠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迹可循,比如《刺客列传》和西汉的游侠之风,再比如少林、武当等武术门派;" 仙侠 " 更像是由神话故事和一大堆 " 神奇生物 " 拼贴出来的范畴,本身并没有任何现实依据,和传统文化没有内在契合。
现在很多针对仙侠剧的批评其实都是拿一个传统武侠剧的观点来看待仙侠剧的新类型,这其实有待商榷。不管怎么说,仙侠剧无疑算是古装剧的一个子类,而大女主 + 虐恋的 " 仙恋剧 " 也算丰富了仙侠剧的细分领域,2015 年《花千骨》横空出世,不也让人耳目一新么?
波:仙侠剧不可能一直热下去。如果爱看仙侠剧的人越来越少,继续做一个性价比不高的题材得不偿失,说不定几年后,现在的仙侠剧就会恢复到那种用 "5 毛特效 " 谈恋爱的普通剧的状态。
鲤:仙侠剧能注重 " 侠 " 的元素或许更好。一个 " 侠 " 字里包含的绝不仅仅是打打杀杀、快意恩仇,更体现了人的精神气质之高蹈与扬厉,比起单纯的场景特效无疑更能表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海:非常对。仙有仙的烦恼,人有人的烦恼。动辄几万年的漫长岁月的设定,对人物设定一点作用也没有。我们的仙侠剧还是对人物的把握太简单了。
球:希望以后仙侠剧创作者能少用套路来诓人,多在人物刻画、剧情打磨上下功夫,哪怕真要在仙侠剧里谈恋爱,也尽量让这场恋爱谈得出新出彩,而不是机械模仿、照搬网文套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