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4-06
【防疫·前行】 “敲门”需跨越8公里积水村路,“大白”坐拖拉机进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王磊 杨依明 ZAKER 哈尔滨记者 罗彦坤

在通河县通河镇中兴村,有一段 8 公里长的积水村路,这是 " 大白 " 陈世芬、侯丽微每天的必经之路。为了进村开展 " 敲门行动 ",她俩每天会准时坐进拖拉机的车斗里,一路颠簸进村。

侯丽微是医务人员,陈世芬是志愿者,她们两个一组,负责进村上门为乡亲们核酸检测采样。她们每天必走的这段村路穿越耕地,开春后,地里攒下的雪水汇聚到低洼处,好几段积水很深,小车根本开不过去 …… 每天 8 时 30 分,村委会派拖拉机来路上接她们进村。

拖拉机的车斗里没有任何抓手,侯丽微紧紧把检测试剂箱护在怀里;陈世芬紧紧地抱着她 …… 为了尽量让两人安稳,开车的老乡细心地把拖拉机挂到二档,车速控制得很慢。尽管如此,还是颠簸厉害。" 冷就不用说了,这段路每天往返 16 公里,得在拖拉机上坐一个半小时,一天下来,整个人都要散架了。" 陈世芬说,除了这段颠簸路,她们还要乘车 30 多公里才能返回县城。

有核酸检测任务时,二人先在村委会给乡亲们采样,之后再上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等乡亲采样。没有核酸检测任务时,二人就开展 " 敲门行动 ",对全村各家各户展开拉网式排查。乡亲们把这两位 " 大白 " 当家里人了,无论是区域核酸检测,还是信息录入,大家都非常配合,尽量少麻烦她们。有村民特意拍下了她们完成任务,坐上拖拉机与乡亲们挥手告别的镜头,并发到朋友圈。大伙都说,每次见到她们,心里总是暖暖的。

陈世芬告诉记者:" 全县像我们这样在疫情防控一线服务的志愿者有千余人,分属于县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中心的 88 个所(站)。我们没乡亲们说的那么伟大,但我们心里有爱,能把细微而平凡的事做好,就够了。"

"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句话,人们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在通河县疫情防控一线,现在随处可见红马甲、红袖标,志愿者们在默默奉献着,传递温暖,也踏实了城乡居民的心!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寇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