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胖墩到 " 小健将 "、从特长生到全国冠军 ……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坚持 " 健康第一 " 教育理念,强化体教融合,不少学生运动热情高涨,体质和学习成绩双提升,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也健康向上,成为被人艳羡的 " 别人家的孩子 "。他们如何炼成 ?
以体 " 悦 " 人,学生运动热情高涨
14 年前,青岛第六十七中学第一次组织健美操队伍时,舞蹈教师侯娜简直 " 愁坏了 "。
" 报名的男生很少,好不容易动员起的几个都像‘宝贝’一样对待。" 侯娜说,为了吸引学生持续参与,侯娜想方设法创新编排健美操节目与动作。慢慢地,新颖的乐曲、动感的节奏让学生们愿意来了," 有的队员主动要求加练,以此来舒缓压力、增加自信 "。
如今,侯娜的健美操队伍已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而这仅仅是青岛第六十七中学开展的众多运动项目中的一项,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同样 " 火爆 "。
青岛第六十七中学副校长施宝书说,校园里 " 人人爱运动 " 的氛围非常浓,基本实现 " 百分百的学生会打篮球 "" 百分百的学生会跳健美操 "," 校园里的篮球场、乒乓球台经常不够用 "。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孩子们为了备战运动会、体育节,经常在课余时间训练,掀起 " 晨练热潮 "。
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李莉说," 以赛促练 " 让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二年级的 " 乒乓球颠球大赛 " 即将来临,为了能代表班级出战,孩子们纷纷拿起球拍练习颠球 ; 五年级的 " 校长杯篮球赛 " 举行前,打球水平高的学生们主动帮助同学提高技战术水平,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 十三五 " 期间,青岛市中小学校运动场面积增加 12%,体育教师数量增长 30%。2019 年以来,全市建成各级各类体育特色学校 ( 项目 ) 1100 个,每年有 30 余万名学生参加帆船、足球、棒垒球、武术、击剑等项目培训。
以体 " 选 " 人,好苗子脱颖而出
2021 年 7 月,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学组男足比赛中,山东队以 3:1 战胜北京队获得冠军。山东队的 18 名队员中,有 14 名来自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足球俱乐部领队袁基恩说,这得益于学校推出的 " 育风计划 ",通过体教融合发现更多好苗子。
据了解,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曾连续 22 年获得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1999 年,该校田径队还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并获得团体总分冠军。
" 体教融合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也为国家扩充了体育人才储备。" 该校校务委员肖亚军说," 育风计划 " 要求文体 " 两手抓,两手硬 "。
据了解,针对一些长期在外训练、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学生,该校在探索线上课程的基础上,专门建立了集中班,帮助他们赶上正常的学习进度。在加强文化课的同时,学校还为学生走上更高平台提供帮助。比如与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合作,联合培养校队成员,使学生从 " 鱼缸 " 进入 " 海洋 "。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的国际象棋社团,曾是全国 12 支国际象棋职业甲级队伍之一,获得过甲级组第三名,先后培养出了 70 多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青岛实验初级中学校长孙晓东说,为培养高水平体育特长生,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训练、竞赛活动,并组建校队,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比赛,取得可喜成果。
据孙晓东介绍,在 2018 年第 24 届山东省省运会中,该校参赛学生共获得 17 枚金牌、7 枚银牌、9 枚铜牌,打破 14 项省运会纪录,6 名学生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羽毛球蝉联省中学生联赛团体五连冠。
为发现更多体育人才,青岛市充分发挥重大赛事的平台作用,让更多好苗子发光发亮。目前,青岛市每年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的青少年运动员达 3000 人次,有 500 余人在国家队、省队集训。
以体 " 育 " 人,强壮体魄健全人格
多年前,因为将学生体测成绩、视力指标与班主任绩效挂钩,青岛太平路小学曾 2 次被该校班主任投诉。校长刘晓娟却 " 坚决不让步 "。
" 我常常问老师们,孩子一辈子什么最重要 ? 一定是身体健康。" 刘晓娟说,经过几次与班主任老师推心置腹的谈话,老师们逐渐接受了她的想法。
在刘晓娟看来,体教融合的直接目的在于 " 强体魄 "。由此," 晨跑计划 " 在太平路小学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 7 时 40 分入校后,先到操场跑 5 圈,再跳绳 200 下,最后才回到教室。几年下来,太平路小学的 " 小胖墩 " 越来越少," 小健将 " 越来越多。
刘晓娟认为,除了 " 强体魄 ",体教融合还应不断 " 健人格 ",把学生们塑造为积极向上、勇面挫折的人。
" 学会赢很重要,但学会输更重要。" 刘晓娟说,学校曾组织过一次拔河比赛,自认为 " 强队 " 的一方输掉了比赛。败方学生认为胜方有作弊嫌疑,不认输 ; 败方的家长也声称比赛不公平。刘晓娟决定再比一次,结果 " 强队 " 又输了,比了第三次," 强队 " 还是输了。
" 经过三次反复比赛,参赛的学生和家长意识到了问题。体育有输也有赢,学生们既要争取赢,也要接受输,培养逆商。" 刘晓娟说。
" 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青岛市教育局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隋世宇说,体教融合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什么是 " 我运动、我快乐、我幸福 "。(半月谈记者 王凯)
来源:新华社
编辑 陈亚 / 编审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