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4-07
高校深夜发讣告!海棠花开了,这位院士却走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他是首批留美归来学者之一

为 " 两弹一星 " 的突破作出重要贡献

噩耗传来,

痛别百岁院士!

据天津大学消息,

2022 年 4 月 6 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化工专家、

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

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 100 岁。

他是首批留美归来学者之一

为 " 两弹一星 " 的突破作出重要贡献

余国琮 1922 年生于广东广州市,

是现代工业精馏技术的先行者。

他在精馏技术基础研究、

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

作出了系统性、开创性贡献。

余国琮是新中国成立后

首批归国的学者之一。

1947 年,

余国琮获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应邀留在该校化工系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 年 8 月,

他突破重重阻力,

毅然返回祖国。

1952 年起,

余国琮在天津大学化工系工作,

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提出了较完整的不稳态蒸馏理论

和浓缩重水的 " 两塔法 ",

解决了重水分离的关键问题,

为新中国核技术起步

和 " 两弹一星 " 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

余国琮致力于化工基础理论研究,

提出汽液平衡组成

与温度关系理论的 " 余 - 库 " 方程,

开创了计算传质学新研究领域,

引领了化工分离学科领域发展。

85 岁还在给本科生上课

90 岁仍在指导博士生

据了解,

余国琮是我国杰出教育家、

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

先后培养了博士生、硕士生近百人,

为化工领域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作为科研工作者,

余国琮始终牢记 1959 年

周恩来总理视察天津大学时

让他为了祖国的荣誉

一定要生产出自己的 " 重水 " 嘱托。

" 争一口气 " 也成为他人生的信念。

他常说,

" 我不仅仅要自己争一口气,

更要把‘争一口气’的精神传承下去,

让更多的年轻人面对

发达国家控制高新技术进口中国的现象,

继续为中国‘争一口气’!"

作为教师,85 岁那年,

余国琮先生还坚持给本科生上一门

" 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 的创新课;

90 岁仍然在指导博士生;

97 岁还在伏案工作撰写理论书籍 ……

余国琮先生写给学生的信

如今,天津大学的海棠花开了,

他永远离开了。

满园芬芳,精神永存,

痛别余国琮先生!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综合自天津大学(作者 李晋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网友评论等

相关标签

院士 天津大学 本科生 天津 指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