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4-07
兰州安宁区“民呼我应”,延伸“社工委”基层治理服务触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记者了解到,兰州安宁区 " 社工委 " 依托 " 三项清单 ",在走街串巷中找问题、在资源协调中解难题、在多方参与中办实事,把 " 纾困解难 " 焦点放在神经末梢,做到民呼我应,延伸 " 社工委 " 基层治理服务触角。

抓好 " 数字化 " 新途径扩大服务半径

为提高民意征集效率、扩大问题摸排范围、方便居民实时反映,安宁区以数字化方式为支撑,设计 " 社工委 " 民意收集网络平台。

据介绍,该区明确,居民群众在线对接社区,政策咨询、寻求帮助、发现问题、建言献策,数字化平台成为联系群众的良好渠道,居民群众线上 " 下单 " —社区工作者即时 " 接单 " —街道管理员按时 " 返单 ",闭环工作流程 + 一对一专项服务,个性问题随时解决,共性问题统一处理," 手机党 "、" 上班族 "、老年人、困难群众等不同群体都有了反映问题的渠道,问题找得准、解得快、有实效,提高了人人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截至目前," 社工委 " 意见征求平台共收集社情民意 425 条,办结 350 余件," 问题清单 " 变为群众的 " 满意账单 ",实现邻里共治新格局。

聚好 " 常态化 " 新力量拓展服务领域

进一步扩充社区治理力量与资源,安宁区依托 " 社工委 " 平台吸纳市、区两级驻守干部,科学运用干部自身特长,依据职能优势合理配置工作岗位,制定《安宁区楼栋长工作职责》,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

该区分区包片设置 1842 名双楼栋长,成立居民微信群 1120 个,动员驻守干部、志愿者、退役军人等积极担任楼栋长,鼓励撰写 " 驻守工作日志 ",不坐等问题找上门,主动深入群众、时常联系群众,自觉发现问题、妥善处理问题,切实融入社区治理," 网格员 + 楼栋长 " 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辖区情况底数清、问题矛盾专人管、应急处突动员快," 社工委 " 变身 " 社区流动服务站 ",成为居民住户的 " 小管家 ",新力量新资源带动基层治理,提升服务水平,社区常态化力量真正成为助推辖区基础建设的有生力军。

用好 " 项目化 " 新平台提高服务质量

为打破传统社区治理模式,使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联建模式盘活社区资源,安宁区以问题匹配资源,输出 " 项目清单 " 抓落实,为基层治理理清思路,提供解决问题的能量与方向,把辖区各类力量汇聚在基层堵点问题上,集合力量办大事,时间清、任务明、责任具体,助力 " 为民办实事 " 真正做实做细,各尽其责有序推进。

该区通过项目化的方式,社区统筹," 社工委 " 带动,建立社区资源共享库," 内循环 " 转换为 " 双循环 ",共建单位互通有无,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服务功能,资源服务覆盖面随之扩大,进一步推动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相互匹配,把 " 项目清单 " 变为群众的 " 幸福账单 ",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 " 第一桥梁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旭永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微信 兰州 统筹 基础建设 志愿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