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8 日,人民日报刊发《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 90 后青年袁小梅——发展养蜂产业 帮助乡亲致富》,报道了 3 年前,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的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动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具体报道如下: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 90 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
3 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动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
归来,延续儿时梦想
2018 年,袁小梅回乡探亲,发现村里基本看不到年轻人。留在村里找不到赚钱门路,袁小梅的父母也和其他村民一样,到县城打零工。" 辛苦半辈子了,还要出去奔波,我不忍心他们一直这样下去。" 于是,她产生了留在家乡创业的想法。
彼时的贵州,把产业扶贫定为主攻方向,提出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实现 " 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让大山助力老百姓增收致富。
" 我们村的山上,到处是花花草草,不正是养蜂的好地方嘛!" 当个 " 养蜂人 ",这个儿时梦想,此时涌上心头,袁小梅决定把这份惦记已久的事情做成事业,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创业,从零开始打拼
流转土地,购置蜂箱,引进蜂种 …… 在父母和姐姐帮助下,袁小梅的养蜂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养蜂是门技术活,不光要摸清蜜蜂的生活习性,病害预防、蜂蜜提取等也都马虎不得。上网查、买书籍,虚心请教老蜂农,袁小梅发现,只要钻进去了,养蜂没有想象那么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小梅的 350 箱蜂苗长势不错,到年底就收获了 1000 多斤优质纯天然百花蜜。舀一勺新蜜入口,袁小梅仿佛尝到幸福的滋味。
开拓,共创甜蜜事业
老乡们很纳闷:也没见袁小梅去赶集叫卖,可蜂蜜却成车往外拉,很快销售一空。原来,她凭借以前的城市客户资源,再加上在电商平台上精心运营,让自家的蜂蜜顺利走出大山,卖出了好价钱。
袁小梅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继续发力线上销售,年销售额 100 多万元。" 应该让大家伙都参与进来,一起把这个产业做大。" 袁小梅开始发动老乡们一起养蜂。
目前,袁小梅除了打理自己的养蜂基地,还与全县 13 家养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县里也表示会在贷款方面助力袁小梅将产业做大。" 现在养蜂已成为一项富民特色产业,覆盖到了全县各乡镇,这也坚定了我继续做大做强的信心。" 该采哪个成色的蜜,采好之后如何包装等,袁小梅都会给大伙做示范,确保大山里的 " 土蜂蜜 " 质量标准统一。
" 这茬春蜜只够满足去年预定的订单,有了老乡们给我做后盾,今年可以大干一场!" 袁小梅说。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