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4-08
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强化中小学体育教育,增加体育课时长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 小眼镜 "" 小胖墩 "...... 青少年健康问题不容忽视。4 月 8 日下午,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6 位来自不同界别、不同领域的市政协委员作了大会发言。南京市政协委员、市体育局体育产业处处长陈爱玲在发言中表示," 双减 " 政策下要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体育教育,建议做好体育课程设置改革试点,增加体育课时长度。同时,加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力度,形成闭环管理。

陈爱玲认为,当前体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青少年出现超重、肥胖,近视以及脊柱侧弯问题,部分青少年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另外,目前一些学校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 现有的体育课普遍是一个星期 3-4 节课,每课时约 40 分钟,这样的课时安排,不太符合活泼、好动的青少年群体的基本成长规律。"

如何强化学校体育教育?陈爱玲建议,一方面,把体育教育放在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要把体育与文化课改革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另一方面,要在体育教育中突出体育习惯和体育精神的培养," 既要崇文也要尚武 ",以 " 文武兼修 " 达到学生教育的平衡,用体育教育来助推学校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其次要做好体育课程设置改革试点,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完善课程内容设置,不仅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更要增加科学健身知识、中华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多项目体育技能培养三方面内容,形成较为完整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二是加大体育技能培养,在学校中进行足球、篮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基础体育运动项目教学,赋予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选择权,培养 " 快乐体育 ";三是改革现有课时设置,增加体育课时长度,在学校推广 "1+1" 的体育课教学,也就是每天 1 节体育课和 1 节课后体育实践活动。

她建议还要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赛事体系,推动体教融合,建立校运会、校际联赛、市运会三级 " 学校赛事体系 "。" 建议建立覆盖所有学生的评价体系,每 1-2 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健康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测试和评估来确定学生的健康状况,为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可靠依据,也帮助学生体育教育实现闭环管理。"

对于增强体育老师师资力量这块,陈爱玲则建议健全学校体育教育师资体系,增加学校体育老师的数量,注重对体育老师基本能力的检验和考核。增加学校专业教练员的配备,将其工作职责定位在校队培养、体育人才选拔、学校比赛组织和体育教学辅助等工作上,切实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水平。

相关标签

体育 教学 中小学 技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