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富美雷山 2022-04-11
另有风情!雷山这把苗族古瓢琴好有意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古瓢琴,苗语称 " 给哈 ",汉译为 " 笙瓢 ",其结构简单、制作精良、古朴古拙故称为 " 古瓢琴 ",是苗族人民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乐器,古瓢琴琴声低沉厚重具有很浓郁的抒情韵味

古瓢琴制作技艺和古瓢舞是雷山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小编就跟铁汁们聊聊古瓢琴的那些事儿 ~

古瓢琴制作技艺

古瓢因源于葫芦形状也叫 " 瓜瓢 ",由于苗族的芦笙和古瓢同为乐器故也称为 " 瓢笙 ",古瓢琴制作的工匠主要居住在雷山县达地水族乡的也蒙村和古月村。

古瓢琴

01

把木料按古瓢的长度锯好,用斧头将锯好的木头砍成瓢琴模型,在模型平面上吊墨线画出要掏空槽的方形图案,用锉子锉木抠成方形空槽,空槽口边缘另抠低宽约 0.5 厘米便于口盖板,瓢琴头另锉一个小方槽。

小方槽的两侧面用火烧红的粗铁丝锉通两个小眼洞便于上两根琴耳,琴耳长约 10 厘米,中间也是锉通有小眼洞便于上琴弦。

然后制作槽板和用马尾制成的弦弓把槽板盖好槽身槽口,把琴耳上在琴头眼上,又把琴弦上在琴耳眼上就成一把古瓢琴,随心所欲即可调节音调 ~

古瓢舞

古瓢舞也叫瓜瓢舞,因以古瓢琴伴奏而得名,男子边拉边舞,女子踩着古瓢琴点子,双手自然垂放成弧形于两胯前上下摆动,舞步有扭腰、摇胯、转身等动作并通过节奏的缓急、停顿、持续、强弱以及谐和音的运用形成曲调糅合着苗族人民对生活和爱情的美好向往,其表现形式独具特色是难得一见的苗族民间艺术的珍品。

内容上分有 " 喊姑娘调 "" 起步调 "" 送姑娘调 ",舞步分为三步、四步、五步等式样,古瓢琴声悦耳动听、节奏欢快,舞蹈的妇女步伐轻盈、舞姿优美加上身着百鸟衣翩翩起舞艳丽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苗族古歌描述姜央兄妹为躲避洪水,共住在葫芦逃生,从而繁衍了人类。古瓢琴,木质做成实际上是瓜瓢琴的演变,故事说明古瓢琴及其舞蹈的历史悠久也蒙这支苗族自从祖先到这里定居后就把这种技艺传承了下来并且发扬光大。

来源 雷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