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4-12
美术馆开馆了,现场感受“荷塘意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ZAKER 哈尔滨记者 封娇

哈尔滨美术馆今日恢复开馆,馆内有俄罗斯人民画家精品油画展,全国名家篆刻展,馆藏孙云台、韩景生、李老十个展,以及全国名家版画精品展多个展览可供参观。

在这许多展览中,馆藏李老十国画作品展极具风格特色。李老十号 " 破荷堂主 ",专注于画残荷。他把对前人的借鉴升华为个性化心灵的创造,用笔多借鉴八大山人,构图和意象多借鉴白石老人,画面中的浑茫苍厚之气又受启示于石谿和黄宾虹的山水画。他把荷花意象变为荷塘意象,其笔下的残荷完全是自己心灵境界的幻化。

如果你此时正在馆内参观,一定不要错过这些李老十的残荷系列作品。

名称:残荷

年代:1988

名称:绿荷图

年代:1989

从这幅画中描绘的秋日残荷,可以看出画家一直在尝试、探索。秋日里的残荷是李老十一直迷恋的题材,他用各种方法,呈现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

名称:荷

年代:1989

这幅画弱化了花叶的具体形象,极力突出荷塘的整体意象及氛围。笔墨粗放,笔调沉郁,充满内在的张力与躁动。

名称:秋风残荷

年代:1994

画家用秋荷表现生命,也用生命创造秋荷,其笔下的秋荷被赋予了人的灵魂。这幅作品与其说是画风中残荷,不如说是在展现画家的自我生命过程。在一番迅捷而疾驰的笔飞墨舞之下,残荷裹着瑟瑟秋风被倾泻在画面上。画家洋溢着激情的用笔,使人感受到了迎风吹动和 " 每写风荷笔自来 " 的气势。画面中的秋荷由左侧迎风斜向右上伸出,荷杆不堪强风吹,折弯的不是荷而是颈。残叶回头,残荷却依旧以直的品性和昂首挺胸的气概面对风的摧残。这分明就是画家性情难抑、心潮澎湃的情感宣泄。迎风舞动的荷是表现的形象,是画家的状态,也是其心灵图像化的呈现。

名称:绿荷

年代:1994

释文:

有谁见得绿荷开,墨色团团写出来。

莫怪秋塘无此物,老夫秃笔任意栽。

这幅画中斑驳淋漓的残荷,以老十式的笔墨语言将古老的题材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那半是目中所见,半是心中所想的残荷,也是把心灵托付其中的残荷。像风烛残年的老人,也像风雨中呜咽的生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名称:九十九翁

年代:1994

这幅作品是李老十少有的残荷系列中颜色运用较为丰富的,画面突出了点线面的运用以及虚实结合,集合了荷从含苞待放、荷花绽放、花瓣凋零几种时期的不同形态,绽放和凋零的强烈对比,更突显时间的流逝和自然规律带来的人力所不能及的无奈。

编辑 封娇

值班主编 李溪

相关标签

张力 zaker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