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2-04-12
建设节水高产高效棚室,平房区工农村引进滴灌工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高琳 哈尔滨日报记者 梁可心

为加快节水高产高效棚室建设,日前,平房区工农村转变思想,引进新型滴灌灌溉技术,利用管道系统供水,在大棚内进行滴灌,全村 90% 的棚室种植户参与改进棚室生产灌溉方式。

平房镇工农村位于哈尔滨市南郊,村集体收入以蔬菜、玉米种植收入为主。村内棚室生产的蔬菜可供应平房区及周边农贸市场所需,目前全村大棚近百栋,每栋棚室均采用灌溉方式,每季度用水量高达 700 吨。传统的灌溉方式虽然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但是用水量大,灌溉效果不均匀,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长时间使用传统灌溉方式,还会破坏温室大棚的建筑结构,极易发生倾斜、倒塌,发生安全事故。

" 若滴灌时间为 5 小时 / 次、滴头流量为 2 升 / 小时左右、滴头间距为 30 厘米、滴灌带的铺设长度为 600 米 / 亩,则每亩用水量为 20 立方米。滴灌的好处是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不产生地面径流,避免土壤板结,具有节水增产效果。" 工农村组织技术人员向种植大户们介绍新型滴灌方式,技术人员用一组数据解答了村民的困惑,经过技术人员讲解,村民纷纷表示可行。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是工农村党总支部谋发展、抓落实的原则。村支部派专人制定引进滴灌计划以及实施方案,工作人员将所需用品采购完毕后立即投入生产。村民们自发组织,用互助的方式在大棚内铺设分户软管滴灌带,在秧苗移栽前铺设完毕,力争抢抓农时、节约资源两不误。工农村党支部书记温永胜说:" 工农村引进新型滴灌技术,旨在打造绿色健康生态农业,做美农村、带富群众,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张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