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 月 15 日是第七个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广州海关紧紧围绕 " 生物安全 共同守护 " 这一主题,以 " 线上 + 线下 " 联动形式推动宣传工作走实做深,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据介绍,近一年来,广州海关关区口岸先后截获有害物种 660 种,18323 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 58 种,2497 种次。
" 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一周年,国家对非传统安全尤其是公共卫生安全、生物安全的法治宣传更加重视,生物安全领域常识普及和法律宣贯更加重要。" 广州海关法规处处长吴炜说。
为提升海关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全民知法、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保护生物安全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广州海关组织 " 线上 + 线下 " 相结合的立体式宣传模式。开展 " 云课堂 " 直播,广州海关的关员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为在校小学生讲解出入境相关要求的科普知识,在孩子心里种下维护国门生物安全的种子。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法治宣传教育专栏等网络平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围绕生物安全法律解读、外来物种入侵、特殊物品通关等热点推出国门生物安全知识系列主题普法推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引导社会公众增强守护生物安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观念。
在广州海关辖下各口岸出入境现场和广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现场人员结合疫情常态化发展趋势,通过播放科普视频、向群众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出入境旅客、船员、体检人员等重点人群宣传生物安全法,介绍口岸传染病防控、禁止携带物、国际旅行健康、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及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等相关知识,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就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解惑、互动交流。
广州海关不断加强风险研判、科学布控、丰富查验手段,口岸截获的精准度有效提升。一年来(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3 月),广州海关关区口岸先后截获有害物种 660 种,18323 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 58 种,2497 种次。下一步该关将按照海关总署 " 国门绿盾 2022" 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继续做好外来物种入侵和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的防范工作。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