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2-04-12
新闻热动 | 治理“刷课”乱象 勿让不学而过成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大学生 " 刷课 "" 替课 " 行为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这则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不少人表示上无意义的网课浪费时间、浪费流量,所以才不得已通过人工或技术服务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来完成网课学习。

网课大背景下 " 付费刷课 " 渐成风

目前中国相关平台上线慕课数量已增至 3.2 万门,学习人数达 4.9 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 1.4 亿人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但是,在网课繁荣的背后,十几元甚至几元钱即可购买 " 代学网课、代考试 " 一条龙服务在部分高校流行。

据报道,单科刷课服务费用一般在 5 到 10 元,刷考试和改分的价格一般在 200 元上下。如此,几秒钟就能搞定的事,一些学生认为何须费心费力亲力亲为。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大趋势下," 付费刷课 " 的盛行造成多重危害。就学生个体而言,这种蒙混过关的学习,不仅荒废学业,而且严重助长了投机取巧思想。

" 付费刷课 " 成产业链 在线教育漏洞多

网课还没兴起前,在大学课堂中,替课是经常出现的。" 替课 ",简单来说就是大学生花钱找其他人来帮自己上课。这个 " 职业 " 在大学校园里非常兴盛。在过去,大学里一些课堂老师为点名,与学生 " 斗智斗勇 ",有的老师连无人机拍照都派上了用场,一来杜绝学生旷课,二来防止学生 " 替课 "。

现在," 刷课 " 风气已经延伸到了线上,通过黑客工具对正规线上慕课平台密钥数据包进行抓取并破解,刷课技术可以实现 " 刷课秒过 "" 考试改分 "" 提取试卷 "" 考试包过 " 等多项功能,其规模和程度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刷客平台数据显示,仅 2019 年至 2020 年,全国范围购买刷客服务的学生超过了 790 万人,刷课数量超过 7900 万课次。

网课治理要严格 网课质量需提升

教育部在打击 " 替课 "" 刷课 " 上,态度坚决,严格规定了处罚制度: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由涉事学生所在高校根据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等,取消课程成绩,视情节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相应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既要加强打击力度,技术手段也要跟上,如监控学习过程,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身份认证、课程内容、讨论记录、学习数据实施监控,有效识别 " 刷课 "" 替课 "" 刷考 "" 替考 " 行为。

此外,教育引导也很重要,现在大学生大都比较务实,往往不愿为并非高质量的课程花时间,有的学生反映,在公共网络学习平台上网课,很多是授课者念 PPT(演示文稿),有的课堂形式太传统,缺乏创新。由此可见,教学的内容是否丰富、精彩,能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杜绝 " 刷课 " 的关键,假如教学课程内容乏善可陈,即便杜绝了刷课,大多数学生也只是打开视频就放一边。这样的 " 学习 ",又有何意义可言。因此,切实提高授课老师授课能力和课程质量,真正做到内容为王,结合处罚措施和技术手段,综合施策,才能避免网上 " 刷课 ",让学生们完成网上学习。

热动:

新京报

《意见》提出建立平台 " 黑白名单 " 机制。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须在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平台备案,通过审核的进入 " 白名单 "," 刷课 " 问题频出、课程质量低劣、管理服务落后的平台列入 " 黑名单 "。高校必须从列入 " 白名单 " 的平台上选用学分课程。

川观新闻

堵 " 付费刷课 ",首先是技术上不要产生漏洞。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刷课,没有相关信息的核查,这是 " 技术漏洞 ",如果刷课的过程中,需要大学生本人刷脸,想必别人是无法实现 " 代刷 " 的。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程帅 编辑 乔雨晴 审核 王天姿】

相关标签

考试 教育部 大学 考试成绩 教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