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来,金平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发展思路,立足金平实际,以优化存量、做大增量为指向,从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进 " 工改工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着力,全力推动金平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 第一季度,我们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这一跑道上铆足了劲,做了很多工作,成效也很明显。" 近日,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公司总经理陈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国际形势相对严峻,能源及大宗原料成本普遍上涨的背景下,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大供应链优势,最大程度保障了各类原材料的稳定供应,第一季度产值预计同比增长近 40%。
在该企业的新能源材料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技术人员有条不紊地操控着设备,各自忙碌着。当前,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中全力推进新能源板块新产品新工艺产业化的落地。据陈雄介绍,现有新能源产线品质和产能均已实现预定目标,新能源产线技改扩建提质增效工程也已完成大部分工作。如今,新能源产线设计生产能力预计可成倍增加,且可兼容不同规格的产品,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此外,新建的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加紧建设,按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届时,对于完善带动整个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及提高企业竞争力都有显著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金平区围绕 " 三新两特一大 " 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新兴产业聚焦,补强供应链、完善产业链。今年 1 至 2 月," 三新两特一大 " 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31.89 亿元,同比增长 21.6%;实现工业增加值 8.98 亿元,同比增长 59.1%。
扎实推进工改工
作为 " 汕头市首批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项目 " 示范单位,位于金平区的柏亚产业城为破解产业用地瓶颈,激发释放新空间、新动能提供了有益示范。柏亚产业城占地 192 亩(净用地 154 亩),项目分三期开发建设。近日,在柏亚产业城,记者了解到,一期工业大厦第一、第二栋已竣工验收,已有 30 多家企业入驻并陆续投产,企业入驻率占比达到 70%。
实施 " 工改工 ",是克服用地难题、落实 "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 的重大举措。以 5 年改造 6300 亩、今年完成 1000 亩 " 工改工 " 为目标,金平区先后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召开现场推进会、制定政策措施、加快项目实施等方式,加快推进 " 工改工 " 实效。金平区加快工业园区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已认定 16 宗 " 工改工 " 建设项目,涉及土地共 452.73 亩;确定的 27 宗共 398 亩的项目作为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的认定目标;已建成的 6 宗共 109.94 亩的项目,平均容积率从 0.88 提高到 3.72;正在建设中的 6 宗共 67.46 亩,近期拟认定 10 宗 155.56 亩。
金平区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选取位于大学路南侧的鮀东工业区作为村镇产业集聚区改造示范区,目前,已选取其中 70 亩成片工业用地作为启动项目,正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通过企业长租自管模式,由租地企业统一进行土地整理、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招商。同时,金平区通过加快村镇连片工业集聚区改造升级。目前,4 个村镇连片工业区的 " 工改工 " 试点共 593 亩正在抓紧推进。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金平区加快推进东牛田洋产城融合示范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现代商贸物流区、小公园开埠文化区 " 四大园区 " 的土地征收、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落户等各项工作。2022 年计划开展土地征收项目 17 宗,用地总面积约 5019 亩。
迎头赶上,实干为要。接下来,金平区将建立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围绕 " 三新两特一大 " 产业,支持辖区龙头企业做好产业链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向区域内集聚。深入宣贯省、市关于推进 " 工改工 " 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符合区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健全高效改造实施机制,推动 " 工改工 " 深入开展。金平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 " 金平暖企 " 活动、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和指导力度,打好降低用地、用工、融资、社会保险、物流成本等 " 组合拳 ",进一步激活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