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姜雪松 尹明 阴祖峰 / 文 李鹏举 刘玉玺 赵亮 刘达齐 范子龙 刘洋 / 摄
迎春绽放,万物复苏。
浩荡春风里,哈尔滨步入 " 两会时间 "。
在新的关键节点举行的哈尔滨两会,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展望开创未来新局面,任务重大,意义非凡。
承载职责使命,肩负人民重托,满怀信心希望。来自全市的代表委员齐聚一堂,总结成绩、铺展蓝图,共同擘画哈尔滨的美好未来。牢记初心使命、扛起省会担当、打造 " 七大都市 "…… 新起点接续奋斗、新征程踔厉奋发,凝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共识,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代表委员们激情热议新发展格局中的 " 哈尔滨使命 "。
培育壮大新动能——
优化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发展潜能不断释放——过去五年,哈尔滨 "4+4" 现代产业新体系规模突破 6000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由 2016 年的 492 家增加到 1751 家,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哈尔滨的发展有目共睹,振兴潜能无限。" 市人大代表、哈尔滨天顺化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凡钧说," 政府工作报告对成绩的总结客观充分,对未来的谋划科学精准。是一个鼓舞人心、求真务实的好报告。"
"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 孟凡钧说," 尤其在创新驱动、园区带动、数字经济、生物产业等方面的成绩显著,"4+4" 产业新体系、创新示范和经济引擎作用全面显现,这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努力奋斗的结果。"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工业强市和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平台经济和区县经济。
" 这一提法切中哈尔滨的发展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操作性。" 孟凡钧建议,要结合产业方向发展定位,深耕全产业链发展生物技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生产工艺技术、制品,精准服务哈尔滨在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优势和定位,提高价值链、产业链安全性和竞争力,推动产业数字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 " 科技自立自强 "。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哈尔滨提出,发挥科技创新在打造创新引领之都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创建哈大齐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积极培养留住引进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撑。
"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我特别关注哈尔滨创新引领之都的规划,非常赞同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个提法。" 市人大代表、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曲波说," 新光光电公司是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多年来围绕国防工业光电产品展开研发和生产制造,解决了一些‘卡脖子’问题。哈尔滨市打造创新引领之都的规划,极大鼓舞了我们,我们愿意积极参与到创新引领之都的建设中,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进行技术攻关。我们还将强化与哈工大等高校的密切合作,通过产教融合,加强企业的研发人员培养,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在龙江。"
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
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 " 红利 "
近年来,哈尔滨在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方面成绩显著,更多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受益成长。截至目前,市场主体超过 102 万户,五年增长 67.3%。哈尔滨经济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明显增强,让许多企业家感同身受。
" 这几年我深切地感到,哈尔滨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市政协委员、哈尔滨市闽南商会执行会长王佳韵说," 我对在哈尔滨投资兴业信心十足。现在,投资争过山海关是黑土地上正在上演的春天故事。"
强改革带来好环境。过去 5 年,哈尔滨简政放权迈出新步伐,下放市级事权 643 项和市直执法队伍 13 支,1315 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要件、方式达到全国最优水平,政务事项一次办、网上办覆盖率分别达 97% 和 96%,开办企业、登记财产、建设项目审批等经验成为全国典型。
坚持向改革要发展、向改革要出路、向改革要未来,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努力向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目标迈进。哈尔滨提出,未来五年,要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和国内最优标准,打通制约要素流动堵点,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 这个目标令人振奋,给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市泉州商会会长蔡水平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落实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当好企业发展服务员’‘营造健康有序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实施民营企业梯度成长培育计划’等内容都很有新意,这些都是民营企业最感兴趣的议题、最盼落地的新政。"
蔡水平表示,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民营经济总体实力偏弱、发展偏慢一直是哈尔滨市的短板。特别是近两年受多轮疫情冲击,一些民营企业发展受阻、生存困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坚持激发活力与助企纾困并举,全面落实好各级纾困政策 " 的举措,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看到更大希望。" 这既是完善地方政策、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减负、减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民营企业信心,让其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的最有效方式。"
建设世界冰雪产业高地——
厚植优势锚定冰雪文化之都
冰雪是哈尔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是历届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不倦的焦点话题。
近年来,哈尔滨以 " 两山 " 理念为引领,以文旅体融合发展为导向,推动国际冰雪节、冰雪大世界、冰雪嘉年华、亚布力滑雪旅游成为国际品牌,旅游收入年最高突破 1500 亿元、接待游客量突破 9500 万人次,连续五年荣膺 " 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 榜首,跻身世界游客向往的中国城市榜前十位。
" 哈尔滨冰雪文化底蕴深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冰雪文化之都的定位非常准确。" 市人大代表,哈尔滨裕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焦裕昌说," 哈尔滨要突出发展以冰雪体育、旅游、创意、装备等为重点的冰雪经济,努力建成世界冰雪产业发展高地。"
" 哈尔滨冰雪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哈尔滨要抢抓后冬奥时代机遇,坚持把文旅体融合发展作为打造冰雪文化之都的重要途径,通过传播策略大力宣传冰雪文化。" 市政协委员、市社科联副主席高新红说," 可以通过开展跨国交流活动、举办冰雪文化展示、赋能冰雪旅游等方式,展示冰雪文化自信,加快冰雪文化传播,充分调动冰雪文化受众的参与感,从而提升哈尔滨世界冰雪文化体育旅游名城知名度。"
城市年轮刻录奋进时光,铿锵脚步标注崭新未来——
浩荡春风里,扬帆再出发。哈尔滨正在续写春天的故事 ……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