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3 日一早,# 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重返超市货架 # 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多篇报道称,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在昆明等地超市重新上架,一起出现在商超货架上的,还有昆明市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年 3 月 23 日发布的《行政建议书》等文件。建议书提及,该公司生产的老坛酸菜牛肉面使用的老坛酸菜料包未涉及央视 3 · 15 晚会曝光涉事企业的产品,引发网友关注。虽然 " 复出 " 是迟早的事,但这么快就 " 复出 " 了,还是让人挺不是滋味。
自央视 "3 · 15" 晚会曝出 " 土坑酸菜 " 内幕后,康师傅在多地多家超市下架老坛酸菜方便面,统一老坛酸菜方便面在一些城市也有下架情形。这场风暴不仅重创涉事的插旗菜业,也对整个以 " 酸菜 " 为关键词的市场形成打击。在二级市场上,康师傅、统一一度股价大跌。
尽管康师傅方面表示,只有四家工厂生产的老坛酸菜面涉及插旗菜业,四家工厂的产品全部下架而且目前没有再生产方便面,其他工厂生产的老坛酸菜面可以正常食用——这种 " 切割 " 式的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无疑,一个品牌摊上事,绝非说一句 " 主流是好的 " 就能进退自如。重新上架容易,让消费者重新放心难。媒体在武汉等地采访消费者,持 " 不考虑购买 " 主张者不在少数。
" 土坑酸菜 " 坑了方便面巨头,这是不义;方便面巨头放松管理,甚至连基本的品质管控程序都失守,这是 " 不冤 "。
老坛酸菜面最初由统一打出名头,此后形成统一和康师傅两家相争局面。按理说竞争当能促成质量提升,毕竟争取消费者最终靠的是质量,何以某些老坛酸菜方便面走的却是 " 反道 "?这恰恰是值得深刻反思的地方。事实说明,当 " 竞争 " 忽略了品质管控,而更寄望于包括请明星代言在内的其他方式 " 发力 ",终究是辜负了消费者的期待。多年来,某些方便面巨头并不是第一次陷入食品安全争议。
此次康师傅为了 " 收复失地 ",搬来 " 文件救兵 "。可行政部门的 " 背书 " 在此事上究竟有多大的效力,没人能确定,可以确定的是,如果目前相关企业的品质管控机制和监管体系不能进行根本改变,以发挥最大成效的话,人们就很难释怀,从而对 " 老坛酸菜方便面 "" 老坛酸菜 " 给予信任和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行政部门把心思放在为商品证明品质上,当然彰显了行政责任和行政伦理。不过,相关部门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主动加强监管、有效遏制不规范生产行为。要是这些工作做好了,就算不出文件,老百姓照样买账。您说呢?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