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霞 叶鸿 ZAKER 哈尔滨记者 杨艳
患者看病时常常是围着医生转,名医在哪里,患者就 " 追 " 到哪里。然而,近日,黑龙江省级名医、哈尔滨市中青年优秀专家、哈尔滨大工匠、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妇三科主任刘晓丽教授在百忙中逆行前往患者所在医院,成功救治一名病情危重的患者。
远程会诊遇到难题
34 岁的王女士因下腹部疼痛伴发热 10 余天,由亚布力镇转诊至尚志市的医院住院治疗,但患者病情并无好转,腹痛、发热症状持续存在,病情危重,危及生命。
因王女士居住地当时被划分为疫情中风险地区,当地医院评估该患者病情危重,救治条件有限等原因无法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救治保障,哈市卫健委组织协调妇三科主任刘晓丽、ICU 主任芦莹及相关科室专家远程多学科会诊,专家会诊后诊断:盆腔肿物(性质待定)、腹膜炎。但是患者救治面临三个紧迫的问题:第一,主管医生提出紧急医疗救援或转诊。第二,患者发热原因不明,且居住地当时被划分为疫情中风险地区,转诊存在疫情扩散传播风险,转诊困难。第三,患者病情危重,需紧急采取治疗措施,行剖腹探查手术,明确病因。
专家勇往直前挂帅出征
本着 " 病人不动专家动 " 的原则,哈市卫健委派刘晓丽主任挂帅出征。刘主任接到电话时刚到家,做了一天手术没来得及休息,就立即带领王树香医生连夜赶往患者所在医院。
由于路途较远,为了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在路上,刘主任不断通过电话协调当地医院相关科室,询问医院现有医疗设备、药品、防控措施,拟制定救治方案,细化抢救细节,指导做好救治前准备。得知患者年轻未婚,刘主任意识到此次手术不仅是对生命的抢救,更重要的是保留患者器官的完整,赋予患者孕育的希望。
不辞辛苦一路奔波
经过 3 个多小时的奔波,刘晓丽主任到达援助医院。到医院后立即进入手术室与当地医院医生为病人急诊行疑难妇科 IV 级手术。术中探查中发现,盆腔内可见两处大小约为 8.0 厘米 ×7.0 厘米、9.5 厘米 ×7.5 厘米的脓肿,这两个鹅蛋般大的脓肿导致盆腹腔的解剖结构不清,与子宫及双侧附件、肠管、大网膜等周围组织致密粘连,且受到脓肿 " 侵蚀 ",周围组织已充血、水肿,手术难度升级。刘主任仔细探查盆腹腔周围脏器情况,小心分离粘连,切除了病灶。精湛的医术不仅保护了周围脏器,也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手术历时 2 个小时,手术结束后已接近凌晨。目前,患者痊愈出院。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