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河区烟墩街道滨湖家园社区抗疫队伍中,有这样两个红色身影,他们在同一个 " 战场 ",为了同一个目标,舍小家顾大家,用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平安与健康,他们就是詹松林、詹伟父子。
詹松林是滨湖家园社区党总支原副书记,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退役老兵。合肥市面临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詹松林没有迟疑、没有推脱,主动扛起防疫大旗,投身一线抗疫。由于社区人手不足,在清明节期间,他更是一个人包揽了公墓的值守,为社区腾出了更多人员参加到小区门岗的防疫工作中,减缓了小区门岗的防疫压力。" 我们一家老小都住在家园,小区里大部分也都是以前村里的乡亲们,这时候我肯定要站出来,不能后退。" 詹松林说。" 什么是党员?就是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危机时刻舍身忘我,不忘国家培养,不负人民所望。" 这是詹松林在社区工作时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 您好,请主动出示安康码、行程码,佩戴好口罩 ......"4 月 10 日下午,詹伟在滨湖家园西区东门做起了志愿者,与父亲詹松林一起组成了防疫父子兵,共同守卫家园安康。平日里,詹伟也是一名 " 疫 " 线战斗者,只不过他的主战场是在合肥火车站。作为一名 90 后党员,詹伟时刻谨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疫情期间,他一直坚守在合肥火车站综治办,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联防联控,早出晚归,经常加班到深夜。4 月 10 日下午,这本来是他这一个多月以来唯一的半天休息日,但是听父亲说起家园小区缺少志愿者,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休息,投身志愿者行列。" 父亲坚守在一线,他说‘疫情就是命令,国家有需要,我们党员就一定要顶上去’深深地激励着我,虽然累,但是我会一直坚持!" 詹伟如是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詹松林、詹伟父子俩以 " 小家 " 之力为 " 大家 " 贡献,他们既是父子、又是战友,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并肩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两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孟海云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吴功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