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4-14
援沪日记:我愿意,我放心,因为我见证过“江苏力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江苏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护士 金曼丽

4 月 1 日,夜休在家的我,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半小时内抵达医院集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于再出征,我早已做好了准备。

还记得 3 月 30 号,我接到科室护士长曹娟的电话,她问:" 曼丽,你符合支援的条件吗?如果医院和大科需要,你愿意去支援吗?"" 我愿意。" 这不是我第一次说 " 我愿意 ",也不是第一次参与到抗疫一线当中。疫情之下,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这一次,我也义不容辞。

△工作中的金曼丽

为了尽快控制住疫情,我院 155 名医务人员火速集结,与南京、南通等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共同组成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接管上海浦东临港方舱医院部分病区。跟随着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大部队,我很放心,因为我见证过 " 江苏力量 "。

△司机师傅

星夜抵达上海,街巷无人、四下无车、商铺歇业,每个人都在期待这个城市的复苏,所有人都在为之努力。接送我们往返的大巴司机师傅也要星夜兼程。" 师傅,你们这样每天来回接送我们很辛苦 ……" 听我们这么讲,他说:" 国家为了这座城市投入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我必须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我老婆也很支持我,当初报名的时候就跟我说一定要报。儿子今年正好要参加高考,我也想给他做个榜样。"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工作中的金曼丽

尽管有援鄂抗疫的经验,但来方舱医院支援,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不同于普通医院病区,方舱医院的每个区都有两三百人。为了更好地完成患者的救治工作,我们事先接受了一次次的培训,确保能够安全有序地完成任务。短暂适应后,医疗队迅速投入到一线工作中,结合方舱医院的特点,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较高的患者建立起既是医患也是 " 战友 " 的关系。医患之间互相信任、建立合作,更有助于病情的好转与患者的康复。

虽然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但并肩作战的我们,一定能够再次化险为夷,因为我们曾经胜利过,这次也一定会胜利!地铁会回归熙攘,街道会重返热闹,巷子里的早餐铺会继续烟火气升腾 ……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我愿意 江苏 上海 参加高考 命运共同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