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出舱。中国航天掀开新的一页。在荔枝 App 音频平台上," 航天 " 一直是用户搜索的热门词汇,16 日当天搜索 " 航天 "" 神舟 " 这些词汇的全国用户瞬间增加 500%,航天科普音频成为用户、家长们 16 日搜索的最热门词汇。而《我们的太空》等优质专业的航天音频内容,也受到很多用户关注。专家表示,从儿童科普到增加飞向太空航天知识,专业航天音频的内容再次受到关注,对中国航天科普传播有巨大积极意义。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热门的音频航天科普内容。
1、《我们的太空》:航天科普 NO.1
" 太空 " 每天不一样," 太空 " 每天都一样!
" 我们的太空 " 是音频领域当之无愧 " 航天科普第一号 "!该号活跃运营人员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的测控系统。2018 年 " 我们的太空 " 新媒体创办,一直与来自院校、科研机构的 35 家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讲述航天故事、播撒航天知识、传承航天精神、弘扬航天文化、滋养航天英才。先后入驻荔枝 App 等平台,青年群体在哪里、" 我们的太空 " 科普就延伸到哪里,连续两年被评为 " 五个一百 " 网络正能量榜样。
荔枝 App 上《我们的太空》播单合辑有:" 航天科普 "、" 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 "、" 少年航天局合辑 "、钱学森传等播单栏目。这个航天科普号运营人员不是普通的钢筋水泥工,他们是中国探索外太空 " 天梯 " 的筑梦人。这档音频节目也在夜深人静、上班通勤路上收听之中,给孩子们、收听用户心智内核种下航天种子。此次神舟十三号飞船凯旋,也让更多用户关注《我们的太空》这个科普号。可以说听完《我们的太空》荔枝 App 上的内容,对宇宙探索、中国航天会有个更加完整认知。
李海涛服务于我国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的测控系统,也是 " 我们的太空 " 一个平台运营团队中的 " 活跃分子 "。接受媒体采访谈到航天专家兼职办新媒体:" 自己的学识在另一个领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而且 " 科普要求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也是科研能力的体现 "。
近年来,《我们的太空》不断扩大航天教育的 " 朋友圈 ":邀请刘洋、王亚平等航天员担纲 " 航天晨语 " 主播,授予单霁翔、刘慈欣等名人 " 航天文化大使 ",为航天打 CALL,吸引院士钟南山、李兰娟等为航天人送祝福 …… 不断凝聚更多力量,为航天梦鼓与呼。《我们的太空》团队的很多成员反复 " 引用 " 一句话:
" 登上山峰不是为了证明我们擅长攀登,而是想要看到更好的风景、更好的未来。"
2、《GADIO》:一种生活方式
机核电台 GADIO 是国内首家以主机游戏玩家为服务对象的广播节闻名于业内,内容包含科幻、文学、航天科普等相关的各种内容,很多人眼里机核电台是 " 科幻,电影,二次元——次世代文化生活方式 "。
机核的主持人团队由比较核心的行业达人组成,也有任职于国际知名公司的从业者,节目分类清晰、会邀请航天领域资深专家解读航天工程、飞出地球的相关内容。
GADIO 航天科普内容系列 " 为了不被重力所束缚:航天工程综述 "、" 在星空中的是我们同胞——航天工程之载人航天 "、" 航天工程之轨道设计 ",这些内容均受到很多对 " 次世代文化生活方式 " 的用户喜欢,正如荔枝 App 上有资深用户评价:
" 机核真的是无可替代的,专业就不说了,关键还有意思。"
3、《少年航天员启航计划》:种下航天种子
与 GADIO 这类生活方式的节目不同,这是一档航天知识播单合辑,适合 5-12 岁的孩子,以幽默对话的方式,将高大上的航天科技转化为有趣好玩的小故事。通过航天史为主线,围绕天文宇宙、火箭卫星、探月工程、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等内容展开探索。有道乐读出品的这档节目中,介绍了航天圈子里面不为人知的飞天故事,比如航天员为什么都要学理发、穿航天服装怎么挠痒痒、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现在在哪、航天头盔为何是黄金面罩等等。这个航天科普播单通过诙谐有趣的声音方式,将硬核的航天知识转化成为有趣好玩的故事、将深邃的太空探索转为孩子们能够懂和思考的太空故事,还有不畏艰辛的飞天人、航天英雄故事,激励少年们拥抱自己太空梦想。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荔枝 App 上还有很多神舟飞船、宇航员、从神舟聊到太空科幻电影的内容受到了用户关注。易观资深分析师廖旭华告诉记者," 航天 "" 神舟 " 这些词汇的全国用户瞬间增加 500%,显示从儿童科普到增加飞向太空航天知识,专业航天音频的内容再次受到关注,这对中国航天科普传播有巨大积极意义,航天音频内容受到热捧也给未来中国航天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