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4-16
夜读丨八旬老父的“不负农时不负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春天真是个神奇的季节,就好像 " 妙手回春 " 的神医一样。这不,前阵子还一病不起,三天两头去村医疗室输液的八旬老父,自春天到来后,精神一下振作了起来,病也好了,脸色也红润了,天天扛着铁锹或锄头去地里,我劝父亲再休养几天,身体重要还是那几亩地重要?谁知,父亲把铁锹往地里一插,怒道,对于农民来说,当然田地重要,人勤春来早,春种备耕忙,知时令不能误农时,想起育种,打理耕地,我就有使不完的劲,病也就没了。

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人一旦有了理想信念,九头牛拉着你往前冲。种了一辈子地的父亲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眼下种着四亩耕地,一亩冬小麦,一亩冬油菜,另两亩种水稻,别看已经 80 多岁了,却把这四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春天来了,雨水充沛,冬小麦和冬油菜长势一天一个样,但田间管理非常重要,父亲常给我说,种庄稼 " 三分在种,七分在管 ",有收无收在于种,多收少收在于管。庄稼种进地里,决不能一种了之,人勤春来早,就能多打粮食有个好收成,否则人一懒,庄稼地也就欠收了。而春季由于雨水多,再加上春寒料峭,如果不及时排掉庄稼地里的过多雨水,就会造成正在生长的农作物被淹死或冻死。于是,父亲每天扛着铁锹就是去地里排除雨后的积水,确保一条条地垅雨停后马上能干爽,便于后期易锄杂草和施肥,有利于冬油菜蕾薹期和冬小麦拔节长高。

由于地少,为了多打粮食,父亲每年都要栽种早、中、晚三季水稻,冬油菜和冬小麦两亩地收获后栽中稻,而另两亩地栽早、晚稻,于是早稻必须及时先育秧苗。而父亲是育秧苗的 " 老把式 "。从种子站买回稻种后,父亲先将稻种淘净,然后浸泡在水池里,待稻种浸泡肿胀后再放入稻萝里盖上稻草,期间每天早晚几次不间断用温水清洗,待稻种生出白芽后洒入一小块水田里,经过精心维护后,半月左右秧苗就长大可以栽插了。

农谚云 "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可如今父亲种植的田地里遍地走的可不是耕牛,而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了。父亲说,以前春暖花开时,整理一亩水田至少要好几天,可现在一台履带式旋耕机,一根烟工夫便完成了翻耕。" 不管是冬麦、油菜和水稻,现在全过程机械化耕种,支付些服务费用就行了,省时又省力,现在咱农民种地可闲多了。" 父亲乐呵呵地说。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四季在于春。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父知道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的道理,于是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里,八旬老父不负农时不负春,张开双臂去收获满满的春天 ……

□ 汪志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