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六盘水 2022-04-18
六盘水:博士返乡,种出“莓”好前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这些草莓都是世界各地最优秀的品种,要利用这里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等特点 ……"4 月 11 日,李世瑶蹲在大棚里给工人说。

2017 年,博士生毕业的李世瑶,每天忙碌在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的种植大棚里,研究着沈阳农业大学 " 草莓专家 " 雷家军教授寄来的新品种。

中箐村周边森林有许多野生杜鹃花。李世瑶判断出,杜鹃花生长的地方,土壤呈微酸性,正是草莓喜爱的土质。但这块 " 处女地 ",远没有想象中简单。于是,李世瑶通过实验,从产量、口感、抗病性、环境适应性综合考虑后,北京农科院的 " 京郊小白 " 和贵州农科院的 " 黔莓二号 " 脱颖而出。

2018 年 8 月,李世瑶以每年 500 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村里 9 户人家的 20 多亩荒地,搭建起 30 多个种植草莓的大棚。一个大棚 300 平方米左右,能种 3000 多颗草莓苗。每颗草莓苗生长周期为 8 月到次年 5 月,大约半年能结一斤果。中箐村也随之成立了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们优先在草莓大棚务工,每天可领 80 元的工资,还可以领分红,今年仅务工工资有 20 万余元。

" 发展产业,要重视科研,更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要让他们觉得是在给自己干。" 为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李世瑶每年都拿销售收入的 25% 来分红。2021 年 8 月底,雷家军提供的几百株草莓品种已在李世瑶的种植大棚里育出了几千株生产苗,再通过一年时间观察其产量和抗病性就能推广。作为 " 礼尚往来 ",李世瑶也寄了六盘水本地草莓品种 " 黄毛草莓 " 给雷家军做研究。从开始的几个草莓种植大棚发展到如今 51 个草莓种植大棚,李世瑶把大地当 " 实验室 ",不断加强新品种的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除草莓外,李世瑶每年都会引进夏玉米等作物,通过新品种试种,再挑选出一两个品种,再和之前选出的品种 " 角逐 ",筛选出优良品种进行区域推广种植。这些年里,李世瑶还坚持粮食作物的种植、示范和推广,今后准备通过丘陵山区适机化改造,采用代耕代种等服务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和效益。水果产业方面,他创新了《草莓品种筛选和种植技术》《高山育苗技术》《草莓—西瓜轮种种植技术》等,培育出适应六盘水独特的土壤及气候条件的应季西瓜和草莓,不仅病虫害少,而且可实现提前一个月上市。

" 我希望引导百姓藏粮于地,一季变两季;藏粮于技,实现品优效高。" 用科技发展农业,用知识服务农民,李世瑶心怀梦想,脚步依然坚定有力,他准备将初步成熟的模式和品种进行示范和推广,为凉都人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

来源 天眼新闻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脱颖而出 草莓 六盘水 贵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