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4-18
不误农时不负春——兰州新区奏响“春耕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春回大地暖,小麦播种忙。眼下正值春小麦播种时节,兰州新区秦川镇五道岘四社农田里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 小麦从 4 月 2 日开始播种,目前已完成 130 亩播种任务 ",秦川镇城镇公司经济合作部张惠顺带领工作人员,将备好的小麦种子、肥料放进机器,伴随着播种机的轰鸣声,播种机来回穿梭,为今年的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

3 月份,城镇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精心组织土地平整工作,提前为春小麦的播种做足了准备,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劳作,大地焕然一新。

为切实做好小麦播种工作,夯实夏粮丰收基础,城镇公司在秦川镇党委、镇政府安排部署下,提前谋划,制定种植方案,抢抓农时,全力开展小麦种植工作。

据悉,城镇公司此次播种的小麦品种为永良 15 号,具有高产、耐旱、耐高肥、抗倒伏等特点,亩产 800 斤,130 亩产值预计可达 52 吨。

4 月 14 日清晨,一场春雨如期而至,为兰州新区广袤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希望。兰州新区农投集团种植队立即行动,抢抓春雨墒情带来的有利时机,科学研判抢种、抢播任务计划,加大农资、农机、人员、工程机械调度配置力度,切实加快春种春播春灌进度。

短短一天时间内,邓家沟等 5 个现场作业指挥部共调集劳务人员 420 多人投入春耕春播生产,调配农业机械 68 辆,工程机械 70 辆,运输车辆 7 辆。通过紧张忙碌的辛苦努力,落实燕麦种植面积 2200 多亩、苜蓿种植面积 566 多亩,完成春灌 1300 多亩,完成深耕 2850 亩,调运化肥、种子等农资 40 余吨。

在兰州新区田园综合体 174 座日光温室高端球茎类种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现场,第一批百枝莲种苗到场 60 万株,为不耽误生产时节,农投集团研究院工作人员紧盯主业,下沉一线,抓实生产,截至目前已完成 41 座大棚共 60 万株百枝莲种苗种植。为进一步加大蔬菜供应,有效利用 EPS 模块大棚现有条件,短短几天 31 座大棚芹菜已全部种植完毕。同时研究院职工坚守一线,扎实推进兰州新区黄河流域生态储备林项目,不遗余力开展树穴放点及开挖等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放点 4600 余个,树穴开挖 3800 多个。并全力以赴推进月季种质资源圃建设,完成四季玫瑰起苗并大田栽植达 6 万余株。

乍暖还寒的初春,走进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温暖如春的大棚,技术员龙维丽正在百合大棚做着养护工作,身旁绿油油的亚洲百合显得生机盎然。

"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工人无法到岗,公司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全部投身于一线,全心全力保障春耕生产。" 据龙维丽介绍,亚洲百合今年估计有 30 万枝,香水百合在下半年的计划是 20 万枝,还有今年新上的一个品种小菊,已经种了 20 万枝,计划种植 50 万枝。

在秦川园区六墩村的田间地头,拖拉机隆隆作响,农民正在翻耕破土,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春耕备耕景象。

" 今年计划种 200 亩水果玉米,1100 亩青储玉米,计划收益能达到 130 万,给村民提供 20 人就业岗位。" 兰州新区麒麟合作社负责人耿文麒指着身后的农田告诉记者,今年把地埂、沙坝等全部土地都整合起来,大概有 1300 亩地压成滴灌,这几天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开始春播。

据了解,为保障春耕备耕,秦川园区各农资销售商家累计储备化肥 1000 吨、农药 8.75 吨、农膜 88 吨、各类种子 241 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有效保障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经营秩序。同时,园区组织开展春播作物种植技术指导培训会,对各种植企业、合作社、村干部和种植大户进行了详细的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农民安全、有序开展春耕生产、田间管理等,提高了农技服务到位率。

" 园区多方筹集资金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 7.5 万亩,不仅提高了土地的颜值,更加提高了土地的产值。" 秦川园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胡建利说,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整治撂荒地 8.57 万亩。2022 年在原有撂荒地整治的基础上,园区推出国有企业牵头流转,大户连片种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兜底的应急保障机制,确保顺利实现 2022 年秦川园区范围内所有撂荒地清零的目标任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 / 图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张惠 兰州 生产基地 种质资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