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4-19
潮州湘桥区“七个一”工作法强力推动荒地变良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耕地、播种、插秧、施肥 …… 正值春耕春播关键时节,潮州市湘桥区的农户们抢抓农时,忙碌于田间地头。除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外,湘桥区意溪镇西都经济联合社的农户还用上了现代农机,将一筐筐秧苗装载上车后,插秧机便在曾撂荒的农田间来回穿梭作业 ……4 月上旬,湘桥全区已完成超九成的水稻插秧面积,去年以来已推进近 3000 亩撂荒地的复耕复种,今年该区还以推进 " 啃、推、保、压、整合、修建、创建 " 的 " 七个一 " 工作法为抓手,进一步啃掉撂荒地、牛蛙地硬骨头,打赢撂荒地复耕复种攻坚战,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春耕时节,湘桥区的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忙碌于田间地头。

压实责任出台奖补措施

湘桥区人均耕地不足 0.3 亩,存量可利用耕地资源有限,但部分耕地却存在撂荒现象。原来,湘桥农民各家各户的 " 口粮田 "、生活用地面积不大,且多以分散种植为主,农作物的效益不明显,导致群众的种植积极性降低。加之现下乡村 " 空心化 " 程度不一,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经商,造成部分土地撂荒闲置。

■湘桥区委书记曾俊喜带队到官塘镇苏二村督导春耕工作。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 " 命根子 ",如何才能啃下撂荒地这块 " 硬骨头 "?

湘桥区政府先后召开撂荒地复耕复种暨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和春耕生产工作推进会,与各镇签订粮食生产和撂荒地复耕复种责任书,将责任压实。湘桥还在做好省厅下发图斑点复核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地毯式大排查,对排查起来的撂荒地全部建立台账,倒排时间,立项督办。湘桥区委督查室、纪委监委、农业农村局还联合开展督查跟踪,以铁手腕、硬措施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

与此同时,湘桥区还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调动农户撂荒地复耕复种的积极性。例如在 4 月 30 日前完成连片 15 亩以上撂荒地整治并种植与土地类型相适应农作物的,将给予实施主体 200 元 / 亩的一次性奖补。针对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并种植粮食作物、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并种植双季稻、残次低效果园改造种植粮食作物、牛蛙养殖地块清理后种植粮食作物等实施主体,均出台相应的奖补措施。同时还在耕地地力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农户全力扶持。

" 这片田原来是我们的生活用地,由于没有水源浇灌,也没办法统一耕种,收益太少,耕种起来很不合算。我们村民就算有心耕种,也无能为力,所以土地就荒废掉了。现在有政府帮忙,才让这块地恢复了耕种,我们也多了一点收入。" 在磷溪镇仙河村的农田里,一位正在干活的村民笑着说。阳光下,农民们卷起裤腿,弯腰俯身,熟练地把小秧苗插进田里,几个月前,这里还是成片的撂荒地,杂草丛生,荒芜一片。如今,一排排插好的嫩绿秧苗随风摇曳,尽显勃勃生机。

■湘桥区鼓励各村因地制宜探索适宜农特产业。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除了鼓励农户自主耕种外,湘桥区也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此前,磷溪镇仙河村的部分外出农户因担心失去土地经营权,宁让土地撂荒也不愿意流转。今年以来,仙河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入户宣传等形式,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将 80 多亩连片撂荒耕地托管给企业,原来的撂荒地不仅变成了 " 米袋子 ",还为村民增加收入 4 万多元。

仙田三村白弟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刘振汉也正抢抓晴好天气时机栽种特色南瓜。原来,磷溪镇正在创新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发展采摘园、田园综合体等新型农业模式,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白弟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示范点作用,计划把之前复垦的 70 多亩撂荒地建成集 " 瓜果地 + 展示农业科技新品种 + 智慧农业 + 村集体受益 " 为一体的特色南 ( 冬 ) 瓜示范田,进一步带动周边土地整合。

铁铺镇也从经营主体下手,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整合后进行连片开发,运用机械化耕作,并根据不同质地的土壤科学规划种植不同品类的作物,既发展适度规模生产,又确保土地耕种效益。潮州市开发区涵恩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镇村的引导,先后与山后村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去年以来完成了 127 亩撂荒土地的复耕复种。

铁铺镇还充分考虑土地流转后农村劳动力的安置和村集体收入问题,摸索出农民返租、联盟合作等经营模式,拓展村集体和农户在租金收益外的多种创收途径。涵恩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便吸纳村民基地参加劳动,每天可获取 120 元的劳动报酬,既提升了农业附加价值,又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农户用上了插秧机,在农田间穿梭作业。

近日,湘桥区委书记曾俊喜带队到官塘镇苏二村督导春耕工作。

在苏二村,村民们正忙着清理稻田周边,两台插秧机已在田间来回穿梭,这是该村首次釆用机械化插秧。曾俊喜与现场的干部、农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苏二村春耕生产的面积、目前的进度以及灌溉水源保障等情况,他还问到每亩地的产量大约多少、集约化经营后能比原来增加多少收入、村民实际增加的收入等。曾俊喜指出,苏二村通过整合零碎土地发展规模集约经营,引进优质粮食品种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经营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推进低劣残次果园改造

安置好耕地的同时,湘桥区也大力推进垦造水田建设项目和低劣残次果园改造。官塘镇苏二村将 80 亩残次果园进行水田垦造后,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还统一种植优质水稻、毛豆,效益较原来翻了几番。铁铺镇溪头村也利用垦造水田项目推进残次果园改造,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此外,铁铺、官塘等镇也针对牛蛙地的复垦复耕采取了行动。原来,牛蛙在养殖过程中会发生损毁耕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问题。2021 年起,铁铺镇便对全镇 149 家牛蛙养殖场开展清理并推进复耕复种,目前已经完成 21.3 亩牛蛙地复耕复种。湘桥区农业农村局还邀请农科方面的专家送技下乡,为农村撂荒地复耕复垦提供技术支撑,并帮助谋划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适宜的富民产业。据悉,湘桥区今年已新增土地流转和托管土地 800 多亩。

湘桥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推进 " 七个一 " 工作法,通过促进撂荒地和牛蛙地复耕复种、开展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落实强农惠农扶持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壮大农业托管服务机构、加强农科服务支撑等措施,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难题,提高农户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粮食产量只升不降,守牢守好湘桥 " 三农 " 基本盘。相关部门预计在 4 月底全面完成该区清查出来的撂荒地复种。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相关标签

硬骨头 乡村振兴 力多 纪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