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于秋莹
《全唐诗》共收录唐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人二千二百余人。有的诗人终其一生,都没有一首作品流传后世,而有的诗人,只写几首作品,就流传千古,这样幸运的诗人实在太少,而张若虚就是少数最幸运的诗人之一。
江潮起落,月色如银,江天一线,白云映着婆娑的花枝,绰约的人影,孤独的明月楼 ...... 望月的人,想家的心,对人和宇宙的叩问,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无一不美。本期哈尔滨大剧院 " 线上剧院 ",让我们共同聆听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晶朗诵的经典名篇《春江花月夜》,感受其中所描述的画韵诗境。
相较于李白、杜甫等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大诗人来说,张若虚无疑是低调的。现存的资料中,有关他的介绍不过两处:一处是在清代编纂的《全唐诗》中,不多不少刚好 26 个字:" 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 另一处在《旧唐书 · 艺文志 · 贺知章传》中,字数更少,只有 6 个字而已,还是介绍贺知章时附带的,即 " 若虚,兖州兵曹 "。
后人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评为 " 唐代最美的诗 "。当然是溢美之词,但足可以说明此篇爆款在古典诗歌史上一夫当关的霸气地位。可它 " 美 " 的发现之路却是崎岖而坎坷的。
在唐代,《春江花月夜》似乎没有引起任何反响,甚至在宋代,乃至明代中叶以前,都绝少被提及。明代嘉靖年间,独具慧眼的李攀龙编辑《古今诗删》时从浩如烟海的唐人作品中发现此作,如获至宝,果断收录其中。他因此成为改变张若虚寂寞身后事的头号贵人。
此后,又有多位明代诗人陆续捧场,张若虚的才学诗名以及他的《春江花月夜》才算正式开挂。有了明代人的大力举荐,清朝人顺水推舟。清初所有重要的唐诗选本,不约而同地收录此诗,评论一边倒地各种盛赞。
编辑 于秋莹
值班主编 李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