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航 ZAKER 哈尔滨记者 刘菊
近日,73 岁的王女士自制了枣糕吃,平时爱吃大枣的她放了不少大枣。随着刚蒸好香喷喷的枣糕上桌,王女士迫不及待的品尝起来,却不慎吞下一枚枣核,险些搭上自己性命。
王女士介绍,误吞枣核后,起初她感觉喉咙刺痛,食管有异物感,尝试继续吃东西能不能噎下去,但再次进食的时候咽部剧烈疼痛,后时有胸骨后疼痛,她和家人便赶紧来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求助。
详细了解情况后,消化二科胡彦建医生发现想取出这枚枣核难度很大。第一王女士高龄,心肺功能一般,麻醉风险很高,只能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第二,枣核滞留时间较长,而且这期间王女士一直在进食,蠕动及进食刺激会加重粘膜水肿,包裹异物,刺入粘膜的深度会进一步加深,可能导致食管穿孔、纵隔感染、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第三,即使能取出,出血、穿孔的风险也会很高。胡彦建立即向消化二科何英主任汇报情况,研究下一步治疗方案。
由于情况危急,急救患者生命第一。胡彦建尝试通过消化内镜下异物取出治疗,如果不能通过胃镜取出,再行外科手术取出枣核。在镜下医护人员发现王女士食管上段有枣核样异物,枣核尖锐两端均扎入食管壁内,可见深凿溃疡,周围粘膜充血水肿。在胃镜中心护士杨帅的协助配合下,最终完整取出这枚长达 2.6 厘米的枣核。看着横穿食道的枣核被取出,医护人员和家属悬着的心都放下了。取出异物的瞬间,王女士马上感到食管上段明显松弛,呼吸也变得顺畅了许多,疼痛感也明显消失。
何英主任提醒广大市民,食管异物不同于胃内异物,前者往往因异物尖锐(比如枣核、鱼刺、尖细鸡骨等)很容易误食后嵌顿于空间狭窄的食管,如不及时处理,异物卡顿在食管局部,轻者导致食管溃疡形成;重者可以出现食管破裂穿孔及食管纵隔瘘、食管气管瘘,引起胸腔内感染,危及呼吸;累及大血管出现主动脉食管瘘,可短时间内出现大出血,从而危及生命,这也是食管异物引起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何英介绍,如果家人就餐时嗓子突然被东西卡住,应观察有否呛咳、憋气、呼吸不畅等不适,以判断是否有气管异物。当出现气管异物情况时,首先鼓励患者将东西吐出来。感觉有异物卡在食管时,尽量不要让患者喝醋、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米饭等食物以及蹦跳这些方法,因为这样不仅不能把异物除掉,反而使其戳得更深,更不易取出。应保持安静,不要剧烈活动,尽早到医院就诊,及时取出异物,千万别 " 硬撑 "。生活中,吃饭应细嚼慢咽,尤其是老年人,由于牙齿不好、吞咽功能减退,吃东西更需谨慎。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